时间: 2025-05-01 08: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22:45
莫歌月节折杨柳。
前溪变声悦郎口。
不要在月圆节时去折杨柳。
前面的溪水变得欢快,悦耳的声音在郎君口中流淌。
“折杨柳”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离别和思念。在中秋节这个团圆的时刻,折柳更是增添了离别的伤感。诗中提到的“前溪”,可能暗示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俞彦(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往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节日的思考与感悟。
《竹枝 其十一》以简单的言辞传达了深刻的情感。首句“莫歌月节折杨柳”,提醒人们在团圆的节日中,不应有离别的行为,反映出一种对节日氛围的珍惜与渴望。同时,也暗含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第二句“前溪变声悦郎口”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溪水的流动与欢快仿佛在回应着人们内心的欢愉。这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使整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悠远而又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整首诗以节日为背景,通过对杨柳和溪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团圆的期望,以及对离别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月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清明节
“折杨柳”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什么?
A. 欢聚
B. 离别
C. 祝福
D. 旅行
诗中“前溪变声悦郎口”描述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美
B. 生活的悲哀
C. 旅行的孤独
D. 离别的伤感
答案: 1-B,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