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19
惜奴娇·画扇高秋
作者:元好问
画扇高秋,恨尘暗秦王女。
涉东城春烟绿树。
燕子来时应解说,征鞍处。
记取。未忘得兰膏香聚。
枕上新声,断肠是江南句。
更行云无心也住。
未了情缘,算惟有相将云。
去。枉轻负梨花暮雨。
在这个高秋时节,画扇轻摇,我心中对尘世的种种感慨,犹如秦王女的愁苦。
走过东城,春日的烟雾中绿树成荫。
燕子归来时,似乎可以为我倾诉那征鞍的思绪。
我记得,未曾忘却那兰膏的芬芳聚集在一起。
枕边传来新声,断肠的吟咏,正是江南的诗句。
即使行云无心,也愿停留。
这未了的情缘,似乎只有与你共舞于云端。
离去吧,徒然轻负那梨花下的暮雨。
作者介绍:元好问(1255年-1324年),字子固,号天池,元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尤其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个人情感来反映社会的苦闷与无奈。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以及对逝去情感的追忆。
《惜奴娇·画扇高秋》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词作,展现了元好问对爱情、时光和自然的感悟。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高秋时节的凄美与忧伤。开篇“画扇高秋,恨尘暗秦王女”,以画扇作为引子,暗示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惋惜。接着描述了东城的春烟绿树,构筑出一幅生动的春景,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燕子的回归象征着春天的重生,但却也映衬出离别的伤感。词人通过“记取”与“未忘得兰膏香聚”的回忆,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枕边的新声与“断肠是江南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江南的诗句成为了他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感寄托。
结尾处,词人以“枉轻负梨花暮雨”收束全文,表达了对未了情缘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首词的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元好问在艺术表现上的独特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逝去情感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画扇”象征什么?
A. 女性的柔美
B. 友情
C. 家庭
“未了情缘,算惟有相将云”中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轻松自在
B. 离别与思念
C.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江南”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历史的悲剧
C. 文化的丰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