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时间: 2025-05-04 00:18:27

诗句

江上*尊,人道有、浮休遗迹。

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

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

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

人易老,时难得。

欢未减,悲还及。

身前与身後,杳无终极。

一笑何须留故事,千年复知今日。

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8:27

原文展示:

《满江红·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作者: 元好问

江上尊,人道有浮休遗迹。
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
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
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
人易老,时难得。
欢未减,悲还及。
身前与身後,杳无终极。
一笑何须留故事,千年复知今日。
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石碑上,人们说这里曾有浮休的遗迹。
这地方的江山如同画卷,经过百年的静谧。
白鹤重新飞回,城镇依旧,山花与山鸟似乎都相互认得。
不如和你在半山亭里举杯畅饮,追忆往昔。
人容易变老,而时光难得。
欢愉并未减少,悲伤却依然伴随。
生前与身后的事情,似乎没有尽头。
一笑之间何必留下故事,千年之后仍然会知晓今天。
醉意横卧在山头的云间,林间的石头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酒器或敬酒的情景。
  • 浮休:指隐士或高士的名号,寓意清闲自得的人生。
  • :指祭祀用的器具,引申为对国家的敬仰。
  • 岑寂:形容环境的安静和空寂。
  • 畴昔:指往昔、过去的时光。

典故解析:
“浮休”可能源于历史上隐士的生活状态,代表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250年—1320年),字仲明,号天民,元代著名诗人和词人,生于今山西省。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多处游历,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沉淀,因而写下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以江边的石刻为引,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到“浮休遗迹”,表明诗人探访的地方曾是高士隐居之所,赋予了这片土地以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如画的江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通过“白鹤重来”和“山花山鸟”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人生的哲思,“人易老,时难得”道出了人生短暂的真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诗中提到的“欢未减,悲还及”,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复杂与矛盾,似乎在呼唤人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要面对不可避免的悲伤。结尾处,诗人以“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描绘了一幅醉卧自然的图景,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兼具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上尊,人道有浮休遗迹。”:在江边的石碑上,有人说这里曾是隐士浮休的遗迹。
  • “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这地方的江山如同画卷,经过百年的静谧。
  • “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白鹤再次飞回,城镇依旧,山花与山鸟似乎都认得彼此。
  • “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不如和你在半山亭里举杯畅饮,追忆往昔。
  • “人易老,时难得。”:人容易变老,而时光难得。
  • “欢未减,悲还及。”:欢愉未减,悲伤却依然伴随。
  • “身前与身后,杳无终极。”:生前与身后的事情,似乎没有尽头。
  • “一笑何须留故事,千年复知今日。”:一笑之间何必留下故事,千年之后仍然会知晓今天。
  • “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醉意横卧在山头的云间,林间的石头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比作画卷,形象生动。
  • 对仗:如“欢未减,悲还及”,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山花与山鸟“相识”,让自然更具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表达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着广阔与历史的厚重。
  • 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
  • 半山亭:代表着隐逸与自然的结合。
  • 醉卧云间:象征着洒脱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时光、友情的深邃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浮休遗迹”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白鹤
    B. 隐士
    C. 诗人自己
    D. 高士

  2. “人易老,时难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歌的最后一句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A. 江水
    B. 云与石
    C. 半山亭
    D. 白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反映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人生的及时行乐。

诗词对比:

  • 元好问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李白更加强调豪放与放纵,而元好问则在隐逸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情感的不同,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全集》
  • 《唐宋元明诗词选》

以上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元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庾 送同年孙锡勾簿巢县 送天雄监兵李中吉 送太尉相公赴镇安军二首 送太尉相公赴镇安军二首 送四舅朱掾赴英州 送枢直梅学士守并州 送史温虞部佐郡四明 送僧游越 送人归衡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胡越同舟 津渍 文武差事 中山狼 鱼字旁的字 缨毦 识悟 暗中倾轧 一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满满当当 乚字旁的字 包含毙的成语 邪志 洋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