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8:27
《满江红·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尊石刻》
作者: 元好问
江上尊,人道有浮休遗迹。
尊俎地江山如画,百年岑寂。
白鹤重来城郭在,山花山鸟浑相识。
便与君载酒半山亭,追畴昔。
人易老,时难得。
欢未减,悲还及。
身前与身後,杳无终极。
一笑何须留故事,千年复知今日。
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
在江边的石碑上,人们说这里曾有浮休的遗迹。
这地方的江山如同画卷,经过百年的静谧。
白鹤重新飞回,城镇依旧,山花与山鸟似乎都相互认得。
不如和你在半山亭里举杯畅饮,追忆往昔。
人容易变老,而时光难得。
欢愉并未减少,悲伤却依然伴随。
生前与身后的事情,似乎没有尽头。
一笑之间何必留下故事,千年之后仍然会知晓今天。
醉意横卧在山头的云间,林间的石头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浮休”可能源于历史上隐士的生活状态,代表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诗中提到的白鹤象征着高洁与超脱,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
作者介绍:
元好问(1250年—1320年),字仲明,号天民,元代著名诗人和词人,生于今山西省。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多处游历,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历史的沉淀,因而写下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
《满江红》以江边的石刻为引,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到“浮休遗迹”,表明诗人探访的地方曾是高士隐居之所,赋予了这片土地以文化与历史的厚重感。接着,诗人描绘了如画的江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通过“白鹤重来”和“山花山鸟”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人生的哲思,“人易老,时难得”道出了人生短暂的真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诗中提到的“欢未减,悲还及”,让人感受到人生的复杂与矛盾,似乎在呼唤人们在追求快乐的同时,也要面对不可避免的悲伤。结尾处,诗人以“拌醉来横卧陇头云,林间石”描绘了一幅醉卧自然的图景,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强调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首兼具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表达作者对自然与友情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传达出诗人对人生、时光、友情的深邃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浮休遗迹”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白鹤
B. 隐士
C. 诗人自己
D. 高士
“人易老,时难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的最后一句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A. 江水
B. 云与石
C. 半山亭
D. 白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元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