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时间: 2025-05-02 14:48:33

诗句

幽涧云凝雨未乾,曲池疏竹共荒寒。

扇头唤起西园梦,好似熙春阁下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8:33

原文展示:

幽涧云凝雨未乾,曲池疏竹共荒寒。扇头唤起西园梦,好似熙春阁下看。

白话文翻译:

幽静的山涧中,云雾缭绕,雨水尚未干透;曲折的池水旁,稀疏的竹林与荒凉的寒意相伴。扇子上的图案唤起了我对西园的美梦,仿佛是在春光明媚的阁楼下观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涧:指幽静的山谷或溪涧。
  • 云凝:云气聚集,形成阴霭。
  • 雨未乾:雨水尚未干透,形容湿润的环境。
  • 曲池:形容池塘的形状弯曲,可能影射风景的优美。
  • 疏竹:指竹林稀疏,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荒寒:指荒凉而寒冷的气氛。
  • 扇头:扇子的顶部,通常有装饰图案。
  • 西园梦:指对西园的美好回忆或憧憬。
  • 熙春阁:指春天温暖明媚的阁楼。

典故解析: “西园”常指王公贵族的园林,代表着美好的生活和理想。诗中提到的“熙春阁”则可能是指春日暖阳的象征,结合“西园梦”,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明,号山人,金朝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风光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作者在游览湖石扇头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开头两句,诗人以“幽涧云凝雨未乾”描绘出一个静谧而湿润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接着通过“曲池疏竹共荒寒”,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清冷与荒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最后两句“扇头唤起西园梦,好似熙春阁下看”,则转向内心情感的表达,扇子上的图案激发了他对美好往昔的回忆,仿佛春天的明媚景象再次浮现眼前。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人在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之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统一,展现出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涧云凝雨未乾:描绘出山涧的幽静和雨后的湿润,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2. 曲池疏竹共荒寒:通过曲折的池水与稀疏的竹子,体现出环境的冷清和荒凉。
  3. 扇头唤起西园梦:扇上的图案唤起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
  4. 好似熙春阁下看:将内心的温暖与春天的美好相结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扇头”比作唤起梦境的象征,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雨、竹、寒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渗透着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涧:象征宁静与深邃。
  • 云凝:代表了时光的凝固与梦境的朦胧。
  • 曲池:体现了风景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 疏竹:象征孤独与清冷,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幽涧”的含义是?

    • A. 热闹的街市
    • B. 幽静的山谷
    • C. 繁华的园林
  2. 诗中描绘的环境给人的感觉是?

    • A. 炎热
    • B. 干燥
    • C. 湿润与寒冷
  3. “扇头唤起西园梦”中,西园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美好记忆
    • B. 未来的希望
    • C. 现实的烦恼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宁静的美,而元好问则融入了对过往的思考与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过丹阳县五首 雪後寻梅 过水车铺二首 和子上第春雹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二首 太守赵山父命刘秀才写予老丑索赞 食莲子 初十日早炊蕉步得家书并家酿 跋临川梁译居士孝德记二首 伤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旁畔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 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再康 包含严的成语 丹漆随梦 混为一谈 虎字头的字 啸叫 牙字旁的字 僻倪 聿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创业垂统 梦尸得官 指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