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48
兔径游观足,蜗庐卧起宽。
垂名千古易,无愧寸心难。
灯火娱清夜,风霜变早寒。
一经家世事,吾兴未应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理想的思考。诗人在兔子的小径上游玩,蜗牛的家很宽敞,悠闲地卧起。要留名千古其实很容易,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却难得多。在清冷的夜晚,灯火映照着,风霜带来了早寒。即使经历了家族的世事变迁,我的兴致却并未减退。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爱国志士。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年的风雨,创作了大量的诗词,风格朴实而情感真挚,尤其擅长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遣兴》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思考。经历了家国之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加深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遣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反映出陆游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理想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兔径与蜗庐,意在展现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是诗人渴望逃避世俗纷争的心境。然而,接下来的“垂名千古易,无愧寸心难”则揭示了诗人对名利的冷静看待,明白真正的自我价值在于内心的良知与道德。
灯火阑珊之夜,诗人感受到外界的寒冷,正如人生路途上遇到的风霜,但这一切并未掩盖他内心的热情与向往。最后两句表明,尽管经历世事的变迁,诗人的精神追求依旧未减,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现实的感悟,也有对理想的执着,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个士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对抗,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的追求。陆游通过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洞察,强调内心的道德标准比外在的成就更为重要。
这些意象共同构筑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中的坚韧。
“兔径游观”中的“兔”指代什么?
A. 兔子
B. 自然景观
C. 诗人的内心
诗中“垂名千古易”意指什么?
A. 留名于世很容易
B. 实现理想很容易
C. 获得财富很容易
“吾兴未应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理想的坚持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A, 2.A, 3.B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多地关注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