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52
春晚
作者: 危昭德 〔宋代〕
晴天杨柳丝千绪,
淡月梨花玉一庭。
又是东风去时节,
数声啼鸟不堪听。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在晴朗的日子里,杨柳轻拂,仿佛千丝万缕,梨花在淡淡的月光下显得如玉般洁白。又是一年春去的时节,东风渐行渐远,几声啼鸟的叫声让人感到不忍心去听,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去。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东风"常常在古诗中象征春天的到来,如杜甫的《春望》中提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表现出春天与离别的主题。
危昭德,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题,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春晚》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的眷恋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脆弱。开头两句描绘了晴天的杨柳和梨花,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杨柳的“千绪”不仅描写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而梨花在淡月下的景象,则让人联想到春夜的静谧与淡雅,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温柔与美好。
后两句则转向感慨,提到东风去时节,表达了春天的离去和时光的无情。啼鸟的声音在此时显得格外刺耳,像是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悲鸣,诗人也因此感到不堪听闻。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美与哀之间徘徊,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其短暂的惋惜,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春天的热爱,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清愁情怀。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春天的美丽
B. 惋惜春天的短暂
C. 描绘自然景色
D. 表达对鸟鸣的喜爱
“淡月梨花玉一庭”中的“玉”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形容梨花的颜色
B. 表达梨花的珍贵
C. 强调春天的美好
D. 代表清冷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与离去
C. 夏天的炎热
D. 秋天的萧瑟
与危昭德的《春晚》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强调了国破家亡的悲凉情感,展现出不同的情怀与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