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三》

时间: 2025-05-06 02:10:42

诗句

云溪三月风情好,水色山光酣嫩照。

林间明灭暮朝岚,十里新花吞雨饱。

先生偶出无昏晓,百景来趋求画稿。

春云渐捲渐惺忪,春服渐轻渐窈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0:42

原文展示:

云溪三月风情好,水色山光酣嫩照。林间明灭暮朝岚,十里新花吞雨饱。先生偶出无昏晓,百景来趋求画稿。春云渐捲渐惺忪,春服渐轻渐窈窕。

白话文翻译:

云溪在三月时节风情万种,山水的色彩在阳光下鲜嫩照人。林间的晨昏云雾时隐时现,十里新开的花儿在雨中饱满娇艳。偶尔有先生外出,日夜不停地寻求画作的灵感。春天的云彩渐渐卷起,若隐若现,春装也渐渐轻薄,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注释:

  • 云溪:指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可能是诗人所居住或游历的地方。
  • 酣嫩:形容水色和山光的柔和、鲜亮。
  • 明灭:形容云雾的变化,隐约可见。
  • 新花吞雨饱:形容新开的花朵在雨水滋润下,显得娇艳欲滴。
  • 先生:指文人或画家。
  • 渐惺忪:形容春云渐渐卷起,像睡眼惺忪一样迷离。
  • 窈窕:形容女子身材苗条,也形容事物纤细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风光、人生哲理为主题,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其诗风清新自然,充满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因病无法外出游玩之际,他通过描绘云溪的春景,表达内心对自然风光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卢青山的《木兰花》以云溪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全诗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每一句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开头两句“云溪三月风情好,水色山光酣嫩照”,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美丽,水色和山光在阳光下显得特别迷人,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场景。接下来的“林间明灭暮朝岚”,则通过晨昏云雾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多变,使人仿佛置身于此,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十里新花吞雨饱”一句,生动地描述了新花在雨水中愈发娇艳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蓬勃。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

“先生偶出无昏晓,百景来趋求画稿”,则反映了艺术创作与自然灵感的紧密关系。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到创作的灵感不断涌现,表现了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春云渐捲渐惺忪,春服渐轻渐窈窕”,不仅描绘了春天的云彩与服饰的变化,还蕴含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溪三月风情好:描绘云溪春天的美丽景色。
  2. 水色山光酣嫩照:形容水和山的色彩在阳光下鲜亮动人。
  3. 林间明灭暮朝岚:描绘林间晨昏的云雾变化。
  4. 十里新花吞雨饱:新花在雨水中愈加娇艳。
  5. 先生偶出无昏晓:画家在自然中不断寻找灵感。
  6. 百景来趋求画稿:自然景色吸引人们来创作。
  7. 春云渐捲渐惺忪:春云的变化给人一种恍惚之感。
  8. 春服渐轻渐窈窕:春天的服装轻薄,彰显出女性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云渐捲渐惺忪”来比喻春天的轻柔与迷离。
  • 拟人:云彩和花朵被赋予了生命,使自然景色更加生动。
  • 对仗:如“酣嫩照”和“明灭暮朝岚”,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主线,抒发了对生命与艺术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溪:象征自然、宁静的生活环境。
  • 水色山光:代表生机与和谐的自然景象。
  • 新花: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先生:代表艺术家的追求与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云溪”指代什么地方? A. 大海
    B. 一处风景名胜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城市

  2. “十里新花吞雨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冬日的寒冷
    C. 春天花开的美丽
    D. 夏天的炎热

  3. 诗中提到的“先生”指的是谁? A. 学者
    B. 画家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木兰花》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前者更注重晨景的静谧,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灵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与风格》

相关查询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举 其三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再用前韵并寄孙推官四首 其一 明叔送一丈黄菊 次韵斯远见过三首 谒文叔于松谷 寄内及儿女二首 其二 咏梅六首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以酒钱送明叔二绝代简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骇目惊心 己字旁的字 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纂着 联婚 久而不匮 包含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牧的成语 椎鼓 斗媚争妍 秃宝盖的字 支字旁的字 网民 長字旁的字 阳九之阸 誓俭草 唾玉钩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