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3:29
西泺渔樵
作者: 萧蕃 〔明代〕
水国禾生秋雨余,
家家生计在樵渔。
短镰刈得乾芦荻,
乞火船头煮白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水乡的秋季景象。秋雨过后,水乡的稻谷丰收,农人们的生活依赖于捕鱼和砍柴。用短镰刀割下干燥的芦苇,在船头乞求火焰来煮白鱼,描绘了乡村人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樵”和“渔”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农民的两种生计方式,反映了古代水乡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萧蕃,明代诗人,以其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作品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活逐渐富裕,但同时也面临着自然环境的影响。诗中展现了水乡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经济状况。
《西泺渔樵》是一首描绘水乡生活的诗歌,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水乡人们的日常生计。开头的“水国禾生秋雨余”一句,既描绘了秋季的丰收景象,又体现了水乡独特的地理环境。第二句“家家生计在樵渔”则直接点明了人们的生活来源,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接下来的“短镰刈得乾芦荻”展示了人们的辛勤劳动,而“乞火船头煮白鱼”则通过家庭生活的细节,传达出一种温馨而朴素的生活画面。
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魅力。诗人在描绘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的赞美。通过整体的构建,诗歌不仅表达了生计的艰辛,更折射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整首诗采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生活场景,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水乡人们生活的真实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国禾生秋雨余”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乞火船头煮白鱼”中的“乞火”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泺渔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