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菖蒲山子歌》

时间: 2025-05-06 02:12:16

诗句

南人生长在山间,家家有窗窗有山。

吴峰楚峤不知数,但见云埋雨洗堆烟鬟。

谁知长安绮纨子,一拳何处镵云根。

阳侯疏凿出岩穴,上有斓斑皱藓纹。

下有千岁不死瑶草苍须繁,痴儿持此矜王孙。

朝携磈礧登朱门,暮拥红旌辞帝阍。

开元承平二十年,四边无警不控弦。

绣衣半是花鸟使,达官避路谁敢言。

大艑岢峨春浪碧,处处争看太湖石。

天心不肯乾太湖,八州万口空嗟吁。

累石作山齐华岳,千峰万峦撑碧落。

樛龙夭矫揽云雨,彷佛去天无一握。

锦帆东下飞龙舟,咸阳苑籞空萧索。

杜陵野老哀江头,菖蒲之山兮谁尔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2:16

原文展示:

菖蒲山子歌
作者:周紫芝 〔宋代〕

南人生长在山间,家家有窗窗有山。
吴峰楚峤不知数,但见云埋雨洗堆烟鬟。
谁知长安绮纨子,一拳何处镵云根。
阳侯疏凿出岩穴,上有斓斑皱藓纹。
下有千岁不死瑶草苍须繁,痴儿持此矜王孙。
朝携磈礧登朱门,暮拥红旌辞帝阍。
开元承平二十年,四边无警不控弦。
绣衣半是花鸟使,达官避路谁敢言。
大艑岢峨春浪碧,处处争看太湖石。
天心不肯乾太湖,八州万口空嗟吁。
累石作山齐华岳,千峰万峦撑碧落。
樛龙夭矫揽云雨,彷佛去天无一握。
锦帆东下飞龙舟,咸阳苑籞空萧索。
杜陵野老哀江头,菖蒲之山兮谁尔留。

白话文翻译:

南方的人生活在山间,家家户户的窗户外面都是山。
吴山和楚山的高峰不知道有多少,但只能看到云雾缭绕,雨水洗涤着烟雾缭绕的山峦。
谁知道长安的富贵子弟,何处能够打磨出这样的云根?
阳侯开凿的岩穴上,有斑驳的皱藓纹路。
下面有千岁不死的瑶草,青翠的须根繁茂,傻孩子们拿着这草来炫耀自己是王孙。
早上带着鹅卵石登上朱门,晚上拥着红旗告别帝阍。
开元年间的太平盛世,四面都没有警报,弓箭无人使用。
绣衣使者半是花鸟,达官贵人避开道路,谁敢说话。
大船在春浪中波涛汹涌,处处争看太湖石的美丽。
天心不愿意为太湖干涸,八州的百姓空自叹息。
堆积的石头仿佛与华岳相齐,千峰万峦支撑着碧空。
龙脊蜿蜒,似乎可以揽云雨,仿佛要飞向天际无一握之地。
锦帆东下,飞舟如龙,咸阳的苑子空寂萧索。
杜陵的老者在江头哀叹,菖蒲之山啊,谁能留住你?

注释:

  • 吴峰楚峤:指江苏和湖北的名山,表示山的众多。
  • 镵云根:打磨云根,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之意。
  • 阳侯:阴阳家的代表,这里指代有智慧的人。
  • 瑶草:象征着珍贵的草药或长生不老的草。
  • 朱门:指的是贵族的家门。
  • 绣衣:指代官员的服装,表示地位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80-1150),字子韶,号紫芝,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菖蒲山子歌》创作于南宋开元年间,当时国家繁荣,社会安定,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菖蒲山子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展现了南方山水的秀美和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先描绘了南方山间的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接着,诗人以长安的奢华生活为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表达了一种对浮华世界的反思和批判。

诗中多次提及的“云根”、“瑶草”都是象征高洁和理想的意象,表现出对自然的崇尚与对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表现出一种社会现实的无情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周紫芝在诗中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哲理的世界,展现了深刻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人生长在山间,家家有窗窗有山。
    描绘南方山村的生活环境,强调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2. 吴峰楚峤不知数,但见云埋雨洗堆烟鬟。
    强调山的数量之多,云雾与雨水交融,展现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3. 谁知长安绮纨子,一拳何处镵云根。
    反思长安的奢华生活,质疑富贵子弟的根基。

  4. 阳侯疏凿出岩穴,上有斓斑皱藓纹。
    描写阳侯的智慧,岩穴的细腻纹路象征着自然的精致。

  5. 下有千岁不死瑶草苍须繁,痴儿持此矜王孙。
    瑶草象征长生不老,傻孩子们以此炫耀身世,表现出对权贵的追求。

  6. 朝携磈礧登朱门,暮拥红旌辞帝阍。
    早朝和晚归的生活场景,显示出贵族生活的浮华。

  7. 开元承平二十年,四边无警不控弦。
    反映社会的安定,四处无警,弓箭无人使用,表现出太平盛世的景象。

  8. 绣衣半是花鸟使,达官避路谁敢言。
    描述官员的服饰,表达当时社会的压抑和无言。

  9. 大艑岢峨春浪碧,处处争看太湖石。
    描绘春日的美景,太湖石的争奇斗艳。

  10. 天心不肯乾太湖,八州万口空嗟吁。
    表达对太湖干涸的无奈与惋惜,象征社会的无奈。

  11. 累石作山齐华岳,千峰万峦撑碧落。
    山的巍峨与壮丽,体现自然的伟大。

  12. 樛龙夭矫揽云雨,彷佛去天无一握。
    龙的形象象征着力量与自由,展现出对天际的追求。

  13. 锦帆东下飞龙舟,咸阳苑籞空萧索。
    船只的东下与空寂的咸阳苑形成对比,表现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14. 杜陵野老哀江头,菖蒲之山兮谁尔留。
    杜陵老者的哀叹及对菖蒲山的留恋,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樛龙夭矫”比喻气势磅礴的山川。
  • 拟人:如“天心不肯乾太湖”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朝携磈礧登朱门,暮拥红旌辞帝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人们的归宿。
  • :代表着变化与无常,表现出自然的神秘。
  • 瑶草:象征着长生和珍贵,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朱门:反映了社会的奢华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菖蒲山子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周紫芝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奢华生活
    C. 战乱
    D. 乡村

  3. 诗中“瑶草”象征什么? A. 失落
    B. 长生不老
    C. 财富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周紫芝与王维:两者都擅长山水诗,但周紫芝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紫芝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孙参政知命帖赞 春波堂小饮怀棠湖旧隐三首 山中书怀 宫词一百首 梳头二首 其二 米元章临王献之台符帖赞 观物四首 其一 蛩 中桥二首 孝宗皇帝杜甫夜宴左氏庄诗御书赞 米元章鉴远前诗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惟利是命 相视莫逆 皿字底的字 豺狼野心 釜鱼幕燕 土埋半截 立字旁的字 包含倦的成语 品俦 水字旁的字 指李推张 包含元的词语有哪些 闲量 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潘车 段位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