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 其四》

时间: 2025-04-27 15:03:13

诗句

纤云瘦月细风凉,入苑曳花裳。

欲倾花畔听花语,却听得、促织凄惶。

未理伤怀情绪,又添久别惆怅。

相思一惹便难忘,竟夜影芸窗。

管毫松墨生宣纸,怎生写、寸寸肝肠?

恨隔伊人千里,今宵不渡苍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3:13

原文展示

风入松 其四
作者: 崔荣江

纤云瘦月细风凉,入苑曳花裳。
欲倾花畔听花语,却听得促织凄惶。
未理伤怀情绪,又添久别惆怅。
相思一惹便难忘,竟夜影芸窗。
管毫松墨生宣纸,怎生写寸寸肝肠?
恨隔伊人千里,今宵不渡苍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微凉的夜晚,纤细的云与瘦弱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微风拂过,带来花香。诗人想要在花旁倾听花的低语,却不料只听到虫鸣的凄切。虽然心中有伤感未曾理会,但思念的情绪又让他倍感惆怅。相思的涟漪一旦泛起,便难以忘怀,整夜只能对着窗影发呆。面对宣纸与笔墨,他无从书写心中寸寸肝肠的苦楚。隔着千里远方,今夜的思念却无法渡过那苍茫的距离。

注释

  • 纤云:细薄的云朵,形容天气清冷。
  • 瘦月:指月亮显得瘦弱,可能是指月光微弱。
  • :拖曳,形容花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 促织:蟋蟀,夜晚的虫鸣声,带有凄凉感。
  • 惆怅:伤感、忧愁的心情。
  • 寸寸肝肠:比喻心中的苦楚,形容思念之深。
  • 苍茫:广阔而模糊的状态,形容距离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荣江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古体诗词,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感到孤独与惆怅。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的氛围。

诗歌鉴赏

《风入松 其四》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念与孤独之情。开篇以“纤云瘦月细风凉”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诗人想在花旁倾听花的低语,却听到了促织的鸣叫,这种意外的声音让他更加感到孤寂与悲凉。

接着,诗人提到“未理伤怀情绪,又添久别惆怅”,这句令人感受到思念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远方爱人的渴望与无奈。相思之情如潮水般涌来,让他“竟夜影芸窗”,无法自拔。

最后两句“管毫松墨生宣纸,怎生写寸寸肝肠”,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创作的无奈,面对笔纸,他却无从下笔,思念的情感难以用文字表达。最后一句“恨隔伊人千里,今宵不渡苍茫”,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远方爱人深切的渴望,以及因距离而生的无奈。

整首诗用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纤云瘦月细风凉”:描绘了清冷的夜晚气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入苑曳花裳”:花的摇曳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与柔情。
    • “欲倾花畔听花语,却听得促织凄惶”:期待与自然的对话,却遭遇孤寂的虫鸣。
    • “未理伤怀情绪,又添久别惆怅”:思念的情绪不断增加,无法释怀。
    • “相思一惹便难忘”:思念一触即发,难以忘记。
    • “竟夜影芸窗”:整夜对着窗影,无法入眠。
    • “管毫松墨生宣纸,怎生写寸寸肝肠?”:面对思念的情感,无从表达的无奈。
    • “恨隔伊人千里,今宵不渡苍茫”:因距离而生的无奈与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纤云瘦月”比喻清冷的夜晚,增强情感深度。
    • 拟人:花与虫鸣似乎在对话,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反映了爱情中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纤云瘦月:象征着清冷的夜晚,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花裳:代表着美好的记忆与温暖的情感。
  • 促织:虫鸣声代表着孤独与凄凉的情绪。
  • 影芸窗:窗影暗示着思念的沉重与无奈。
  • 千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与无法跨越的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崔荣江
    • C) 杜甫
  2. “促织”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孤独
    •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纤云瘦月”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情
    • B) 孤独与清冷
    • C) 幸福

答案

  1. B) 崔荣江
  2. B) 孤独
  3. B) 孤独与清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
  • 《相思》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崔荣江的《风入松 其四》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李白更直接地表露出对故乡的思念,而崔荣江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风格各有千秋。两者都展现了不同层面的孤独与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by 刘海洋
  • 《现代诗歌研究》 by 张华
  • 《唐诗三百首》选注与解读 by 李明

相关查询

辘轳金井 月底修箫谱二首 其一 湘春夜月 湘春夜月 湘春夜月 帘 湘春夜月 题莲因室遗集 湘春夜月 沪上感旧,用黄德文韵 湘春夜月 其二 湘簟,和《兰当词》 辘轳金井 中秋风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责贡 草菅 缶字旁的字 怒从心起,恶向胆生 绸缪帐扆 八面玲珑 辇夫 山字旁的字 向结尾的成语 頁字旁的字 式庐 不衫不履 两点水的字 一齐众咻 政略 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