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6:55
红蕉渐瘦绿杨疏。
白苇间黄芦。
孤云落照青山外,
试凭栏浅画成图。
便不春归上苑,
如何秋到平湖。
澄波照影奈清癯。
此意正愁余。
从前长怨尘劳缚,
已身閒却又空虚。
可惜浮沈人海,
依然夜永灯孤。
红蕉渐渐枯萎,绿杨变得稀疏。
白色的芦苇中夹杂着黄色的芦苇。
孤云在夕阳下飘落在青山之外,
我试着倚栏,将这幅景象轻轻勾画成图。
春天已经不再回到上苑,
而秋天却已悄然降临到平湖。
澄清的湖水照映着我的身影,映照出我的清瘦。
此时的心情正愁苦无比。
从前常常怨恨尘世的繁杂束缚,
如今身处闲暇却又感到空虚。
可惜在浮沉的人海中,
夜深人静时,孤灯依然照亮着我。
郑骞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丰富。
这首诗作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个人心境的孤独,可能是在经历了一段繁忙的生活后,面对秋天的来临,感到了一种惆怅与空虚的情绪。
《风入松》是郑骞的一首经典作品,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开篇通过“红蕉渐瘦绿杨疏”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到来,红蕉的枯萎与绿杨的稀疏,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离去。接着,诗人用“孤云落照青山外”来渲染一种孤寂的氛围,孤云在落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寂寥。
在“试凭栏浅画成图”一句中,诗人试图通过描绘来捕捉这一瞬间的美好,然而“便不春归上苑,如何秋到平湖”却显示了他对逝去春天的无奈与对秋天的感伤。诗人在澄清的湖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却感到清癯与愁苦,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反省。尤其是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对世俗繁忙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深刻而又真实。
整首诗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内心孤独的深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孤云落照青山外”中,孤云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孤独
B) 美好
C) 繁忙
D) 欢快
诗中提到的“白苇间黄芦”是用来象征什么的?
A) 繁华
B) 时间流逝
C) 春天
D)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