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赋得欲晓看妆面》

时间: 2025-05-07 06:32:05

诗句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

月始云中出,花犹雾里藏。

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

转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

有蝉隳鬓样,无燕著钗行。

十二峰前梦,如何不断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2:05

原文展示:

赋得欲晓看妆面
作者:吴融 〔唐代〕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
月始云中出,花犹雾里藏。
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
转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
有蝉隳鬓样,无燕著钗行。
十二峰前梦,如何不断肠。

白话文翻译:

在即将破晓的微光中,我隐约看见她的残妆。
月亮刚从云中露出,花儿依旧藏在雾气中。
她眉边的翠绿全然褪去,额头的妆容只剩一半的金黄。
她转身走入金色的屏风影中,影子渐渐侵入床角的光亮。
有如蝉的美丽发髻已被风吹乱,没有燕子来为她佩戴钗子。
在这十二峰前,我的梦却为何总是难以割舍?

注释:

  • 胧胧:形容光线微弱、朦胧。
  • 欲曙色:将要晨曦的颜色。
  • 隐隐:隐约、模糊。
  • 残妆:残留的妆容。
  • :指绿色的妆饰。
  • :指金色或黄色的妆饰。
  • 金屏:金色的屏风。
  • :隐蔽处,角落。
  • 蝉隳鬓样:形容发型像被风吹乱的蝉翼一样。
  • 无燕著钗行:没有燕子来为她佩戴头饰。
  • 不断肠:形容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晨,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晨曦中准备妆扮的情景,透过这些细节,反映出诗人对美的敏感与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赋得欲晓看妆面》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吴融通过清晨的景象与女子的妆容描写,展现了一个即将醒来的梦境。诗的开头“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用“胧胧”和“隐隐”两个字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在描绘清晨的第一缕光线下,女子的妆容显得格外柔和又略带些许残缺。月亮和花朵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情绪。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子妆容的细节,“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通过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美的短暂。转入“金屏影”,则将女子的身影与环境融合,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梦幻的感觉。最后的“十二峰前梦,如何不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这段情感的难以割舍,给整个诗作增添了一层深邃的情感。

总的来看,这首诗通过清晨的美景与女子的妆容交织在一起,带给读者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感受,展现了时间与美的无常。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胧胧欲曙色,隐隐辨残妆:诗人用“胧胧”和“隐隐”描绘清晨微光,察觉到女子的妆容仍在。
    • 月始云中出,花犹雾里藏:月亮刚露出,花仍被雾气笼罩,象征着美丽的事物被遮掩。
    • 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细腻的妆容逐渐褪去,象征着青春的流逝。
    • 转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女子走入屏风的影子,光线渗入,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 有蝉隳鬓样,无燕著钗行:发型凌乱,缺少装饰,暗示着一种失落感。
    • 十二峰前梦,如何不断肠: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感受到情感的纠结和无法忘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妆容与晨曦的光影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赋予其情感,增加了诗的层次。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也有很好的表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美与时间的流逝、青春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和对情感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 晨曦:象征新生与希望。
  • 女子妆容:代表美丽与青春,亦是脆弱与短暂。
  • 月亮与花朵:象征隐秘的美,或未被发掘的情感。
  • 金屏影: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胧胧欲曙色”中的“胧胧”意为:
      • A. 清晰
      • B. 朦胧
      • C. 强烈
      • D. 明亮
    2. “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中描绘的是:
      • A. 美丽的妆容
      • B. 残缺的妆容
      • C. 完美的妆容
      • D. 复杂的妆容
    3. “十二峰前梦”中“梦”指的是:
      • A. 美好的回忆
      • B. 未来的希望
      • C. 难以忘怀的情感
      • D. 昨天的遗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 《桃花源记》——陶渊明
  • 诗词对比

    • 对比《赋得欲晓看妆面》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注重对美的细致刻画,后者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孤独的情感。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但均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
  • 吴融的生平与创作背景研究文章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境。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有怀 夜坐 见雪 秋怀 十二 素梅五十八首 其三十三 自感 沽亭道中 其一 赵千里夜潮图 山中杂兴 十七 素梅 四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游沸釜 陋室空堂 辑首 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警 岷江 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步开头的成语 扬扬 无幽不烛 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暗气暗恼 后巷前街 幺字旁的字 孽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