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8:22
家园松菊久相违,明月江头忆钓矶。
自是东山高蜡屐,每从恭岳望春晖。
庙廊昔日多黄发,乡国于今半白衣。
别后几回频送客,渭城杨柳色依依。
我在家乡的松树和菊花之间已经久违了,明月下的江边让我想起了钓鱼的地方。
自从穿上高底的蜡屐,每次都向东山敬仰,期待春天的阳光。
庙廊里往日有很多白发的老人,如今我的故乡一半都是白衣的游子。
离别后多少次频繁送别,渭城的杨柳依然绿意盎然。
王在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王在晋在文学创作中注重情感表达,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感受。
《戊辰春日有怀白阳毕老公祖又赋二律时巳得请归里 其一》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离别与重聚成为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家园松菊久相违”,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松树和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正如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美好的向往。而接下来的“明月江头忆钓矶”则通过明月映衬出河边钓鱼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庙廊昔日多黄发”,通过对庙宇里黄发老人的回忆,反映出岁月的流逝与故乡的变化,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乡国于今半白衣”,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人们生活状态的关心与惋惜。
最后两句“别后几回频送客,渭城杨柳色依依”,以送别的场景收尾,留下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杨柳依依,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叹。诗中深厚的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对故乡和亲友的眷恋,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家园松菊”象征着什么?
“别后几回频送客”中的“频送客”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渭城杨柳色依依”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