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戊辰春日有怀白阳毕老公祖又赋二律时巳得请归里 其一》

时间: 2025-04-29 08:38:22

诗句

家园松菊久相违,明月江头忆钓矶。

自是东山高蜡屐,每从恭岳望春晖。

庙廊昔日多黄发,乡国于今半白衣。

别后几回频送客,渭城杨柳色依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8:22

原文展示

家园松菊久相违,明月江头忆钓矶。
自是东山高蜡屐,每从恭岳望春晖。
庙廊昔日多黄发,乡国于今半白衣。
别后几回频送客,渭城杨柳色依依。

白话文翻译

我在家乡的松树和菊花之间已经久违了,明月下的江边让我想起了钓鱼的地方。
自从穿上高底的蜡屐,每次都向东山敬仰,期待春天的阳光。
庙廊里往日有很多白发的老人,如今我的故乡一半都是白衣的游子。
离别后多少次频繁送别,渭城的杨柳依然绿意盎然。

注释

  • 家园:指故乡或家乡。
  • 松菊:松树和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 明月江头:指在江边明亮的月光下。
  • 钓矶:指钓鱼的岩石或岸边。
  • 蜡屐:一种传统的木屐。
  • 恭岳:指恭敬地仰望高山。
  • 春晖:春天的阳光。
  • 庙廊:庙宇的走廊,常为人们聚集之处。
  • 黄发:指年长者,白发。
  • 白衣:指游子或返回故乡的人。
  • 渭城:指渭水流域的城市,象征离别之地。
  • 杨柳色依依:指杨柳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机和温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在晋,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王在晋在文学创作中注重情感表达,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戊辰春日有怀白阳毕老公祖又赋二律时巳得请归里 其一》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化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离别与重聚成为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家园松菊久相违”,点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松树和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正如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美好的向往。而接下来的“明月江头忆钓矶”则通过明月映衬出河边钓鱼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庙廊昔日多黄发”,通过对庙宇里黄发老人的回忆,反映出岁月的流逝与故乡的变化,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乡国于今半白衣”,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人们生活状态的关心与惋惜。

最后两句“别后几回频送客,渭城杨柳色依依”,以送别的场景收尾,留下了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杨柳依依,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园松菊久相违:表达诗人因离乡久远而对故乡的思念。
  2. 明月江头忆钓矶:在明月下的江边,回忆起自己曾钓鱼的地方,充满了怀旧情感。
  3. 自是东山高蜡屐:诗人提到自己穿着蜡屐,暗示自己对自然的向往。
  4. 每从恭岳望春晖:每次仰望高山,期待春天的阳光,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
  5. 庙廊昔日多黄发:庙宇里曾经有很多老人,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历史的追忆。
  6. 乡国于今半白衣:如今故乡的年轻人多已白发,暗指岁月的流逝。
  7. 别后几回频送客:离别后频繁送别朋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8. 渭城杨柳色依依:渭城的杨柳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松菊”与“明月”、 “黄发”与“白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体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如“别后几回频送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叹。诗中深厚的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对故乡和亲友的眷恋,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菊:象征坚韧与高洁,体现诗人对故乡自然的热爱。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杨柳: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体现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家园松菊”象征着什么?

    • A. 乡愁
    • B. 高洁与坚韧
    • C. 孤独
  2. “别后几回频送客”中的“频送客”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孤独
    • C. 愤怒
  3. 诗中“渭城杨柳色依依”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往事的怀念
    • C. 对朋友的祝福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王之涣: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王在晋的此诗都是表达离别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在晋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象环 罾浦坊 胥门 吴江太湖笠泽虹桥诗 冲虚宫 历溪书事五首 其五 养拙 历溪书事五首 其四 汲古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三 佩韦 历溪书事五首 其二 蓍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将结尾的成语 木字旁的字 日居衡茅 倒八字的字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双人旁的字 应变随机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民籍 临机能断 包含椁的词语有哪些 中仗 卜字旁的字 渔翁得利 却籍 包含演的词语有哪些 展挣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