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5
杂曲歌辞·茱萸女
作者: 万楚 〔唐代〕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
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
插花向高髻,结子置长裾。
作性恒迟缓,非关诧丈夫。
平明折林树,日入反城隅。
侠客邀罗袖,行人挑短书。
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山阴的柳家姑娘,在重阳节这天去采摘茱萸。
她又遇到东邻的女子,两个姑娘在路上相遇。
她们把花插在高髻上,把果子系在长裙上。
她的性情本来就慢,不是因为对男子感到惊诧。
明亮的天里折下林间的树枝,日落时回到城边。
侠客邀请她轻轻摆动衣袖,行人则挑着短书。
美丽的女子已有了情郎,年轻时不要犹豫不决。
作者介绍:万楚,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时期,文学创作受当时风气影响,作品多描写女性生活与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成作于重阳节,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活情景与内心情感,同时寄托了对幸福爱情的期望。
《杂曲歌辞·茱萸女》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唐代女子的生活与情感。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清丽的自然景观,也有女性生活的细腻刻画。开头通过“山阴柳家女”引出女主角形象,接着描述她在重阳节采茱萸,象征着祝福与长寿。这一传统习俗的引入,既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也为后文的情感发展铺垫。
诗中的“侠客邀罗袖,行人挑短书”描绘了外界对女性生活的干扰与影响,表现出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选择与挑战。而最后一句“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则是对年轻女子的劝诫,提醒她们在面对爱情时要勇敢。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女性处境的深切关怀与理解,表现出一种温柔却坚定的情感,是对唐代女性生活的生动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女性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女性自我价值的认同,呼唤年轻女子要勇敢追求幸福。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女性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展现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限制。
诗词测试:
“山阴柳家女”中的“山阴”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茱萸”一般在什么节日采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万楚的《茱萸女》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描写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表达。前者侧重于女性的生活细节与爱情的选择,后者则通过独处的思考展现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但各自的侧重点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