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6:32
远公连社,流传图画,千古声名独在。
後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
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
远公的社团,传承的图画,千古的声名至今独存。
多少后人继承他的足迹,到了我这里却失去了惊喜与趣味。
西方的事物尚未到来,官方的代表却先到,冤屈了我这个白衣人,只能吃些蔬菜。
我只愿在龙华三会中与你相逢,怎敢模仿他人的二会呢?
作者介绍:张抡,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逸趣横生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是在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背景下,诗人对传统文化和道教信仰的反思。张抡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代道教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现代社会变化的无奈和不满。
《鹊桥仙·远公连社》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道教社团的怀念与对现代社会的思考。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远公社团的历史地位,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诗人以“千古声名独在”表达了这种传承的珍贵和难得。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人虽然继承了这份遗产,但在诗人看来,自己却失去了那种惊艳与趣味。这里流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现代生活的失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指出外部影响逐渐渗透进来,指责官方的干预,令自己陷入冤屈的境地。“冤我白衣吃菜”是一种自嘲,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白衣道士的清白与无奈显得格外刺眼。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龙华三会的向往,表明了自己对道教传统的追求与坚持,不愿随波逐流,模仿他人。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传达出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自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表现了诗人对道教信仰的坚守与对现代生活的失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远公”是指哪种人物?
A. 诗人
B. 道教人物
C. 政治人物
答案:B
“龙华三会”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现代聚会
B. 道教的重要聚会
C. 商业活动
答案:B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现代社会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失望
C. 忽视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抡的《鹊桥仙·远公连社》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作品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洒脱,而张抡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传统道教文化的追寻与对现代生活的无奈,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