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其八》

时间: 2025-05-07 08:29:17

诗句

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

万花丛畔。

只恐金杯浅。

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

频相劝。

且闻强健。

莫厌花经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9:17

点绛唇 其八

作者: 张抡 〔宋代〕

原文展示:

乐事难并,少年常恨春宵短。万花丛畔。只恐金杯浅。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频相劝。且闻强健。莫厌花经眼。

白话文翻译:

快乐的事情难以兼得,年轻人常常怨恨春夜太短。在万花丛中,唯恐金杯太浅。刚高兴春天来了,又叹息时光已晚。频频相劝,且听从健康的建议,莫要厌倦花前的美景。

注释:

  • 乐事:快乐的事情。
  • 少年:年轻人。
  • 春宵:春天的夜晚。
  • 万花丛:众多花朵的聚集地。
  • 金杯:酒杯,象征饮酒作乐。
  • 韶华:青春年华,时光。
  • 频相劝:频频劝告。
  • 强健:健康,指身体强壮。

典故解析:

此诗未特别提及历史典故,但反映出春天与青春的短暂以及饮酒作乐的习俗,常见于古代文人诗词中,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是宋代的一位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青春的珍惜,风格清新流畅,富有抒情性。

创作背景: 该诗写作于春季,正值年轻人追求享乐与美好时光的时期,表达作者对短暂青春与美好春天的感叹。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春天和青春为主题,展现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春宵短暂的感慨,引出对饮酒作乐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享受当下的迫切心情。万花丛中,诗人不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更隐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珍惜。尤其是“频相劝,且闻强健”,不仅是在劝告自己和他人珍惜当下的美好,更是在提醒人们要注重身体健康,以便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对享乐生活的积极追求,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乐事难并:快乐的事情难以全部拥有,暗示生活的局限性。
  2. 少年常恨春宵短:年轻人总会抱怨春夜太短,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3. 万花丛畔:在花丛中,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4. 只恐金杯浅:担心酒杯太浅,寓意对快乐的追求。
  5. 方喜春来,又叹韶华晚:刚高兴春天来临,又感叹青春已逝,体现时间的无情。
  6. 频相劝:频频相劝,传达出对生活态度的重视。
  7. 且闻强健:听从健康的建议,强调身体的重要性。
  8. 莫厌花经眼:不要厌倦欣赏花朵的美,劝勉珍惜眼前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乐事难并”与“少年常恨”,形成对称的结构。
  • 比喻:用“金杯”象征快乐的饮酒生活。
  • 排比:多次使用“且”字,增强语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年轻人对春天和青春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提醒人们要享受当下的美好,关注健康。

意象分析:

  • 春夜:象征青春与美好的时光,短暂而珍贵。
  • 万花丛:象征生命的多彩与繁荣。
  • 金杯:象征享乐与欢聚,代表人生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少年常恨春宵短”,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无所谓
    B. 对时间短暂的怨恨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生活的无奈

  2. “莫厌花经眼”中的“花”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春天的花朵
    C. 年轻人的梦想
    D. 酒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李清照侧重于个人情感,而张抡则更强调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身体健康的重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先生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七 荷叶 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 润州甘露寺弹筝 村醪二尊献张平阳 其二 入峡 和陶影答形 寒食与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传热 析肝沥悃 青结尾的成语 拙妇 二话没说 茕然 如弃敝屣 洞见症结 包字头的字 祝僇祝鲠 辰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排释 伦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