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拨不断·大鱼》

时间: 2025-07-28 04:26:15

诗句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

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4:26:15

原文展示: 拨不断·大鱼 王和卿 〔元代〕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白话文翻译: 胜过神鳌,能抵御风浪,脊背上轻松地承载着蓬莱仙岛。在万里的夕阳下,锦绣般的背脊高高耸立,翻个身还嫌东洋太小,姜太公怎能钓到它?

注释:

  • 胜神鳌:比喻大鱼的力量胜过神话中的神鳌,神鳌是传说中背负山岳的神兽。
  • 夯风涛:夯,用力打的意思,这里指大鱼能抵御风浪。
  •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比喻大鱼的背脊。
  • 锦背:形容大鱼的背脊色彩斑斓,如锦绣一般。
  • 东洋小:东洋,指东海,这里说大鱼觉得东海太小。
  • 太公怎钓:太公,指姜太公,传说中用直钩钓鱼的智者,这里问大鱼如此巨大,姜太公怎能钓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和卿,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广泛,风格幽默诙谐,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条巨大的鱼,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神话传说的喜爱和想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条巨大的鱼,通过“胜神鳌”、“夯风涛”等词语,展现了这条鱼的非凡力量和超然地位。诗中的“万里夕阳锦背高”一句,以夕阳下的锦背高耸,形象地描绘了大鱼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翻身犹恨东洋小”则进一步强化了大鱼的巨大和超凡,甚至觉得东海都太小,不足以容纳它。最后一句“太公怎钓?”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大鱼的不可捕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胜神鳌,夯风涛”:通过对比神鳌和大鱼的力量,强调大鱼的强大。
  • “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用蓬莱岛比喻大鱼的背脊,形象地描绘了大鱼的巨大。
  • “万里夕阳锦背高”:以夕阳下的锦背高耸,形象地描绘了大鱼的壮丽景象。
  • “翻身犹恨东洋小”:通过大鱼的感受,进一步强化了大鱼的巨大和超凡。
  • “太公怎钓?”: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大鱼的不可捕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神鳌和蓬莱岛比喻大鱼,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夸张:通过“胜神鳌”、“夯风涛”等词语,夸张地描绘了大鱼的巨大和力量。
  • 反问:最后一句“太公怎钓?”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大鱼的不可捕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条巨大的鱼,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对神话传说的喜爱和想象。

意象分析:

  • 神鳌:象征着力量和超凡。
  • 蓬莱岛:象征着仙境和超脱。
  • 锦背:象征着美丽和壮丽。
  • 东洋:象征着广阔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胜神鳌”是指什么? A. 大鱼的力量胜过神鳌 B. 大鱼的外形像神鳌 C. 大鱼和神鳌是朋友 答案:A

  2. “翻身犹恨东洋小”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大鱼觉得东海太小 B. 大鱼喜欢东海 C. 大鱼不喜欢东海 答案:A

  3. 最后一句“太公怎钓?”是在问什么? A. 姜太公如何钓鱼 B. 大鱼如此巨大,姜太公怎能钓到 C. 姜太公是否能钓到大鱼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李白的《将进酒》,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诗词对比: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不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列出与该诗词相关的参考书目或文章,如《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元代诗歌研究》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二 雨中留杨戣琴士饮 浣溪纱 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 长安为崔弘度屈突盖语 桂岩篇 哭弟三首 其一 弈枰 秋日城北鸥槃园故池看荷花 旅舍七首 题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眼白眼 烧路头 矮人看戏 丁是娥 皿字底的字 乱灾 愆乏 开亮 示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昏昏暗暗 口字旁的字 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剥茧抽丝 田字旁的字 蠕蠕而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