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为崔弘度屈突盖语》

时间: 2025-05-04 03:52:05

诗句

宁饮三升醋,不见崔弘度。

宁炙三斗艾,不逢屈突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2:05

原文展示:

宁饮三升醋,不见崔弘度。
宁炙三斗艾,不逢屈突盖。

白话文翻译:

我宁愿喝三升醋,也不愿见到崔弘度;
我宁愿烧三斗艾草,也不愿见到屈突盖。

注释:

  • 三升:古代容量单位,约合现代的1.5升。
  • :酸味调料,代表苦涩或不快的感受。
  • 崔弘度:人名,历史上崔弘度为隋代官员,诗中可能暗指某种不愉快的遭遇。
  • 三斗:古代容量单位,约合现代的45升。
  • :艾草,古代常用作驱邪的草药,代表一种苦楚的经历。

典故解析:

崔弘度和屈突盖是隋代的两位重要人物,诗中提到他们的名字,可能是表达对他们的厌恶或不满。在古代文人中,借用历史人物来表达个人情感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该诗的作者并不详,属于佚名作品,反映了隋代的社会风貌。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对当时官员的嘲讽或不满,表达了诗人对某种人际关系的厌倦。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单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特定人物的强烈厌恶。从字面上看,诗人宁愿忍受醋的酸苦和艾草的刺痛,也不愿意与崔弘度和屈突盖相见,显示了内心的极度反感。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用了极具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冲击力。诗中所用的饮醋与炙艾的意象,均象征着痛苦与不快,通过对比来突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抗拒。整体而言,诗人采用了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人物的深刻印象,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解析:诗人以“宁饮三升醋”开篇,直接表达出一种痛苦的选择,使用“醋”作为意象,暗示了不快的情绪。
  • 第二句解析:用“宁炙三斗艾”来进一步强调这种痛苦的程度,艾草的燃烧象征着内心的煎熬。
  • 情感分析:整首诗充满了对崔弘度和屈突盖的厌恶,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无奈,并通过夸张手法突出这种情感。

修辞手法:

  • 夸张:使用“宁饮三升醋”和“宁炙三斗艾”的夸张手法,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 对比:通过对比痛苦和人际关系的不快,突显出选择的绝对性。

主题思想:

此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特定人物的强烈反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无奈。诗人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意去面对某些人,反映了复杂的人际情感和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 :象征痛苦和不快。
  • 艾草:象征苦楚和煎熬。
  • 崔弘度与屈突盖:具体的人物象征,代表了诗人心中的厌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宁饮三升醋”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厌恶
    C. 平静

  2. 艾草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快乐
    C. 苦楚

  3. 诗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A. 李白与杜甫
    B. 崔弘度与屈突盖
    C. 白居易与王维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其情感基调更为沉重,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相比之下,《长安为崔弘度屈突盖语》则是直接表达个人厌恶,更加直接和尖锐。

参考资料:

  • 《隋唐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清平乐·春归何处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十 渔家傲(题船子钓滩) 次韵和魏主簿 次韵叔父夷仲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 平原郡斋二首 次韵杨君金送酒 招隐寄李元中 赠石敏若 次韵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修女 抔土未干 包含良的词语有哪些 酤卖 几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引榡 兴利剔弊 余子 玉字旁的字 螽斯诜诜 吐文 富贵不淫 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舒舒坦坦 包含刻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