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9:29
哭弟三首 其一
严霜下前除,朔风凄以烈。
今夕复何夕,同生成永别。
疾疢能几时,音容忽已灭。
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
有兄滞天隅,之死不及诀。
仰视云间鸿,呼群中断绝。
俯观庭中树,琼枝已再折。
永啸涕如雨,沈忧鬓成雪。
岂不怀大观,至情畴能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悲痛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因弟弟去世而引发的深切哀伤。诗中提到严寒的霜降和凛冽的北风,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绝望。今天的晚上与往日的今晚是何其不同,生死之间的分别是如此的惨痛。疾病如此短暂,却让亲人的音容已经消逝。幼小的孩子在内室中哭泣,母亲因悲伤而流下血泪。作为哥哥的我,远在天边,无法与弟弟道别。仰望天空中鸿雁,我呼喊着,却没有回应。低头看庭院中的树,已经折断了美丽的琼枝。长声哀鸣,泪水如雨般倾泻,忧愁使我的鬓发渐渐变白。难道我不怀念大观之美,至情之深,何以能得?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霜、风、鸿雁),体现了古代诗词中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痛和孤寂。
于慎行(约1580-约1630),明代诗人,生于浙江,后居于南京。他的诗风清新,感情真挚,尤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抒发对兄弟的思念见长。
《哭弟三首》是于慎行为悼念已故弟弟而作,正值明末动荡时期,作者感受到家庭的破碎和亲情的离散,情感更加深沉。
《哭弟三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哀思和痛苦的诗。诗人以严霜和北风开篇,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内心的悲凉。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亲人音容的追忆,表现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尤其是“稚子号中闺,阿母啼成血”一句,展现了家庭的悲痛与无助,令人心碎。诗中“有兄滞天隅”反映了兄弟间的深情,无法相见的无奈与绝望。最后,诗人以“沈忧鬓成雪”结束,生动地传达出因忧伤而染白的鬓发,隐喻着岁月的无情与伤痛的积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亲情的深刻描绘,也有对生命无常的哲思,令人深思。
全诗表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因生离死别而产生的无奈与痛苦,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亲情的珍贵。
诗中提到的“严霜”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对弟弟的情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A. 怀念
B. 失落
C. 愤怒
D. 以上皆是
“沈忧鬓成雪”中,“鬓成雪”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因忧伤而白发
C. 生活的无聊
D. 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