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6:10
吴山立马瞰神州。左江流。右湖柳。海上潮来,摇动一天秋。如此江山无限好,忍抛却,到于今,生客愁。客愁。客愁。为谁愁。别杭州。恋杭州。五载浩劫一瞬过,如梦悠悠。未必升平,歌舞此生休。佳节忆君千里隔,同望月,想团圆,独倚楼。
吴山高耸,骑马俯瞰神州大地,左边是江水流淌,右边是湖畔的柳树。海上潮水涌来,摇曳着秋天的气息。如此美好的江山,怎能忍心抛弃?直至如今,心中充满了客居的忧愁。客愁,究竟是为谁而愁呢?离开杭州,依然思念杭州。五年的浩劫在瞬间已然过去,宛如梦境般飘渺。未必能够安宁,歌舞的生活恐怕要到此结束。佳节时分,思念你在千里之外,同望明月,渴望团圆,却只能独自倚靠在楼台上。
作者介绍:袁思古,现代诗人,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擅长通过传统的诗词形式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乡杭州的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所提到的“浩劫”也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苦难与期盼。
袁思古的《江城梅花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杭州的深切思念。开篇“吴山立马瞰神州”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辽阔的视野,既表现出地理的广阔,也隐喻了对祖国的热爱。接下来的“左江流,右湖柳”,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示了杭州的秀美山水,令人心生向往。
“如此江山无限好,忍抛却”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美好家乡的眷恋,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的“客愁”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节奏上变化丰富,通过反复的“客愁”强调了思乡之情的沉重与无奈。最后的“同望月,想团圆,独倚楼”,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佳节时分对团圆的渴望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苦难的反思,展现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杭州
C. 南京
“客愁”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浩劫”指的是?
A. 自然灾害
B. 历史上的动荡
C. 人生的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思古的《江城梅花引》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袁思古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月亮的抒情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