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54:26
江城梅花引
黄花和我满头霜。
怕重阳。又重阳。
不分早梅,还与斗寒香。
老去看花如雾里,
被花恼,一枝枝,总断肠。
断肠。断肠。苦参商。
夜已长。天已凉。
一叶一叶,落不尽悲似潇湘。
那得罗浮清梦到兰房。
明月笑人眠太早,
飞去也,影徘徊,尚半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黄花盛开,但我满头白发,怕重阳节的到来,又是一年重阳。早梅的香气和寒冷的斗争让人难以分辨。老了,看花就像雾中看花,被花的美和愁苦所困扰,心中总是断肠之痛。夜晚漫长,天气也变得凉爽。一片片落叶,似乎无法止住,悲伤如潇湘水般绵延不绝。如何才能在罗浮山的清梦中回到兰房?明月似乎在嘲笑我入睡得太早,影子徘徊在床头,仍然有一半的床。
屈大均(1569—1643年),明代诗人,字子文,号松溪,晚号芹溪。他生活在明末动荡的时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索。
《江城梅花引》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梅花和菊花等自然景物,表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这首《江城梅花引》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整首诗通过黄花、早梅、落叶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深沉的悲伤情绪。诗人用“满头霜”来形容自己的衰老,显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尤其是“断肠”三次的重复,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夜深人静,诗人对过去的追忆愈发强烈,落叶的纷飞象征着岁月的流逝,造成的悲伤如潇湘水般绵延不绝,耐人寻味。最后,诗人通过“明月笑人眠太早”的句子,展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起点,深入探讨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悲伤,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黄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
B. 长寿
C. 美丽
D. 忘却
“断肠”一词在诗中出现了多少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孤独感?
A. 明月
B. 落叶
C. 黄花
D. 以上皆是
对比屈大均的《江城梅花引》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屈大均更多地侧重于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