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6:12
江城梅花引
日内瓦Geneve湖畔樱花如海,赋此以状其盛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搴霞扶梦下苍穹。怨东风,问东风。
底事朱唇,催点费天工。
已是春痕嫌太艳,还织就,花一枝,波一重。
一重一重摇远空。波影红,花影融。
数也数也,数不尽密朵繁丛。
恼煞吟魂,颠倒粉围中。
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
在苍穹之下,霞光摇曳,我在梦中沉醉。
怨恨着东风,向东风询问,
为何那红唇般的花朵,催促着人们费尽心思去雕琢。
春天已然在这里,只是花色太过艳丽,
却又编织出一枝花和一层波浪。
层层波浪在空中摇曳,波影与花影交融。
数也数不尽那繁密的花朵丛生。
这恼人的吟唱,仿佛在粉色的花海中颠倒。
是谁放走了蜜蜂,逃离这色彩的世界?
花儿纷乱,水波迷离,让人无路可通。
作者介绍
吕碧城,清代女诗人,以才情和诗作著称。她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感悟,并融入了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吕碧城游览日内瓦湖畔时,目睹樱花盛开,感慨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借樱花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惆怅,诗中融入了她对生活的哲思。
《江城梅花引》通过对樱花盛开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绚烂与短暂。诗人在湖畔的樱花树下,感受到浓烈的春意,然而这种美丽却伴随着无尽的惆怅。诗人的情感在“怨东风”中流露无遗,东风本是春天的象征,却在此成为了抑郁和烦恼的源泉。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摇”、“数”等字,表达了诗人对花影和波影的迷恋与无奈。每一重波浪,每一朵花都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令人难以忘怀。最后几句“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更是将这种无路可通的失落感推向高潮,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樱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丽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交织,形成了一种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怨东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失落
D. 平静
“朱唇”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美人的唇
B. 鲜艳的花朵
C. 红色的酒
D. 夕阳的光
诗中提到的“数不尽密朵繁丛”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花的美丽
B. 花的稀少
C. 春天的凋零
D. 忧伤的情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吕碧城的《江城梅花引》及其丰富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