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30
华茵倚重炉,璇房捲罗幕。
惊见雪花飞,谓是杨花落。
在华丽的绣垫上倚靠着温暖的火炉,璇房里轻轻卷起了罗幕。
突然看到雪花在空中飞舞,误以为是杨花飘落。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杨花”常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再生,与冬季的雪花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通过雪花与杨花的联想,传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悟。
作者介绍:于慎行,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细腻、清新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季,表现了诗人对冬雪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反映了他在冬日寂静中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冬雪与春花的对比,折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子夜冬歌 其三》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特色。诗的开头以“华茵倚重炉”描绘出一个温暖而舒适的环境,体现了冬天的温暖与安逸;而“璇房捲罗幕”又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突兀地“惊见雪花飞”,瞬间将读者的视线从温暖的室内转向了寒冷的冬外。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既表现出冬天的冷冽,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诗的最后一句“谓是杨花落”,则通过季节的联想,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思考。雪花飞舞的景象让人误以为是春天的杨花,反衬出冬天的孤寂与对春天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人在冬季的寒冷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更在对比中引发了深思,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观察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冬季的景象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生命轮回的思考,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茵”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垫子
C. 一种动物
诗人看到雪花时误以为是:
A. 秋叶
B. 杨花
C. 冬霜
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夏天的喜爱
C. 对秋天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于慎行的《子夜冬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前者更注重季节的对比与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地抒发乡愁与孤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