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9:58
用数珠韵赠湜长老
作者:苏轼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虽然嗣宗不说话,叔宝却依然在理睬我。
东坡此时只是在熟睡,夜里一转又一转。
南迁时昔日的虞翻,今天却被冯衍所扫除。
古老的佛陀已经升天,四方都被席卷一空。
当年的清隐老者,鹤瘦得不喘息,龟也不言。
和我一起吟唱这小诗,百发百中,毫无偏差。
耆年渐渐凋零,但只剩下犊角的茧。
时光来临时窥探方丈,大家一起笑着看那虎毛的浅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才华横溢,常被称为“苏东坡”。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贬谪,作品涵盖诗、词、文、赋,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时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借古佛、隐士的意象,反映出他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和对清淡生活的向往。
苏轼的《用数珠韵赠湜长老》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以“嗣宗”和“叔宝”的对比开篇,象征着权力与人情的交织,暗示了世事的无常与变化。接着,诗人自述“东坡但熟睡”,揭示了他在贬谪生活中的无奈与安然,似乎在表达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随着诗歌的发展,南迁的回忆逐渐深入,虞翻和冯衍的对比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隐士生活的反思。古佛的提及则为整首诗增添了哲学的深度,暗示着超脱与觉悟。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鹤瘦龟不喘”来描绘隐士的清雅与孤独,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于生命的感悟与迷惘。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他对权力、隐士生活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充满哲理性和艺术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用数珠韵赠湜长老》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
A. 苏轼自称
B. 一个地名
C. 一位隐士
D. 一位皇帝
诗中所说“鹤瘦龟不喘”主要描绘的是?
A. 隐士的生活状态
B. 动物的特征
C. 自然景象
D. 战争的残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