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朱翁子负薪卷》

时间: 2025-05-01 00:23:57

诗句

富贵危机解杀身,是非千古付樵人。

当时长史魂应悔,不向山中只负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3:57

朱翁子负薪卷

作者: 张翥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富贵危机解杀身,是非千古付樵人。
当时长史魂应悔,不向山中只负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富贵的危机往往使人身陷险境,历史上的是非纷争最终都归于樵夫。那些曾经身居高位的长史,想必会为当初的选择感到后悔,为什么不隐居山林,安静地挑着柴薪呢?


注释:

  • 富贵: 指权势和财富。
  • 危机: 指危险和风险。
  • : 意思是解除或化解。
  • 是非: 指争论、纷争。
  • 长史: 是古代官职名称,负责文书和管理工作的人。
  • 魂应悔: 魂指灵魂,这里暗指后悔的情感。
  • 负薪: 负担柴薪,隐喻平淡的生活。

典故解析:
“樵人”是指砍柴的人,古时隐士常以此为生,象征简单和宁静的生活。诗中提到的“长史”则暗含了古代仕途的风险与无常,反映了对权势地位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约1260-1320),元代诗人,字子璇,号紫崖,山西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常表现出隐士思想和对世俗权力的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权力斗争频繁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樵人和长史的对比,表达对权位和富贵的不屑,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开头以“富贵危机解杀身”引入,直接指出权力与财富所带来的威胁,暗示在仕途上攀登的艰险与最终的无奈。而“是非千古付樵人”则传达了历史的纷争与名利的无常,似乎在告诫人们,最终的历史评价往往与那些平凡的人相关。接着,诗人通过“当时长史魂应悔”表达了追求权位者的悔恨,强调隐士生活的自由与宁静,更是对追名逐利的反思。最后一句“不向山中只负薪”则是总结,表明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厌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富贵危机解杀身”: 指富贵带来的危机时刻可能导致生死存亡。
    • “是非千古付樵人”: 争议与非议的结果最终归结到无名小卒身上。
    • “当时长史魂应悔”: 身为长史的人想必会对当时的选择感到悔恨。
    • “不向山中只负薪”: 诗人理想中的生活是隐居山林,承担简单的生活。
  •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对长史与樵人的对比,突出权势的虚幻与隐士生活的真实。

  •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对权利与财富的反思,强调宁静的隐居生活比追逐名利更为重要,富贵之路不可盲目追求。


意象分析:

  • 富贵: 代表权力和地位,象征着人们对名利的追求。
  • 樵人: 象征着简单的生活和隐士精神,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
  • 长史: 代表着仕途的成功与其带来的风险与悔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樵人”代表什么?

    • A. 隐士
    • B. 富贵人
    • C. 文人
    • D. 商人
  2. 诗人对“长史”的态度是:

    • A. 崇敬
    • B. 讽刺
    • C. 赞美
    • D. 忽视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张翥与陶渊明均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张翥更强调对历史与权力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作品集》
    • 《古代诗词鉴赏》
    • 《隐士与山水诗探讨》

相关查询

清平乐(赠歌者) 垂丝钓 红林檎近 贺新郎 侧犯 风流子 长相思 倾杯近 宴清都 卓牌子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呵逐 走文 包含蛮的成语 诈谋奇计 仙姿玉貌 斗字旁的字 包含冲的成语 遗开头的成语 立命安身 黍字旁的字 丹旐 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荣膺 鼎字旁的字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祖宗故事 身字旁的字 言美则响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