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闻声》

时间: 2025-07-26 20:14:42

诗句

料峭东风花树暝。

月过窗纱,犹见残灯影。

香梦初回知害冷。

彩云低唤何曾应。

玉漏迢迢嫌夜永。

一点春莺,趱上相思症。

半晌隔楼还寂静。

娇娥睡去檀郎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14:42

原文展示:

蝶恋花 闻声
作者: 沈谦 〔明代〕

料峭东风花树暝。月过窗纱,犹见残灯影。
香梦初回知害冷。彩云低唤何曾应。
玉漏迢迢嫌夜永。一点春莺,趱上相思症。
半晌隔楼还寂静。娇娥睡去檀郎醒。

白话文翻译:

春寒的东风轻拂,花树在夜色中显得模糊。月光透过窗纱,依稀可见残留的灯光影子。
初醒的香梦却让人感到凄冷,彩云低垂,呼唤着谁又曾回应。
时间流逝,愈发觉得夜晚漫长。一只春莺飞来,催促着相思的病症。
隔着楼房,半晌仍旧寂静。娇媚的女子沉沉入睡,而心爱的男子却已醒来。

注释:

  1. 料峭:形容春寒的轻微感觉。
  2. 花树暝:花树在昏暗的夜色中模糊不清。
  3. 香梦:指美好的梦境,带有香气的梦。
  4. 玉漏:指漏壶,古代计时工具,形容时间的流逝。
  5. 相思症:思念之情,像病一样折磨人。
  6. 娇娥:形容美丽的女子。
  7. 檀郎:指心爱的男子。

典故解析:

“月过窗纱”可以理解为月光透过窗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常常用来表达思念的情感。此句在古诗中常以夜月来衬托思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以描写春景和爱情为主,常常融入细腻的心理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寒之际,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夜晚漫长的无奈。

诗歌鉴赏:

《蝶恋花 闻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春夜的静谧和对爱人的思念。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料峭东风”便勾勒出了一幅寒冷的春夜景象,伴随着月光和灯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香梦初回知害冷”则将梦与现实的冷暖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接下来的“玉漏迢迢嫌夜永”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漫长与孤独感。

而“娇娥睡去檀郎醒”一句,展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差异,女子沉沉入睡,而男子却因思念而难以入眠,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令人更加感受到相思的苦楚。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表现了爱恋中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料峭东风花树暝:春寒的东风轻拂,花树在夜色中显得模糊,描绘了春天的寒意。
  2. 月过窗纱,犹见残灯影:月光透过窗纱,依稀可见残留的灯光影子,渲染出一种静谧的夜晚氛围。
  3. 香梦初回知害冷:初醒的梦境让人感觉到寒冷,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和忧伤。
  4. 彩云低唤何曾应:彩云低垂,似乎在呼唤,但无人回应,突显思念的无奈。
  5. 玉漏迢迢嫌夜永:时间的流逝让夜晚显得漫长,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与焦虑。
  6. 一点春莺,趱上相思症:春莺的啼鸣仿佛在催促着相思之情,进一步强调了思念的情感。
  7. 半晌隔楼还寂静:隔着楼房,依然是寂静无声,增加了孤独感。
  8. 娇娥睡去檀郎醒:女子沉沉入睡,而男子却清醒着,这种对比增强了思念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梦”比喻美好的梦境。
  • 拟人:如“彩云低唤”赋予了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娇娥睡去檀郎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之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传达出一种春夜的凄美与难以言表的相思之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风:象征春天的来临,同时也带有一丝寒意。
  2. 月光:代表思念与孤独,常用作抒情的意象。
  3. 灯影: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但在此处却显得残破。
  4. 春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
  5. 娇娥:象征美丽的爱人,体现了诗中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漏迢迢嫌夜永”中“玉漏”指的是什么?

    • A. 水钟
    • B. 烛光
    • C. 月亮
    • D. 日晷
  2. “娇娥睡去檀郎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幸福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喜悦
  3. “彩云低唤何曾应”中“唤”字的意思是?

    • A. 吼叫
    • B. 召唤
    • C. 说话
    • D. 哭泣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谦的《蝶恋花 闻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更多表现春夜的孤独与思念,后者则融入了更多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场景。两者都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情感的丰富性,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沈谦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渔家傲 渔家傲 自度歌 渔家傲 赠众师兄 渔家傲 渔家傲·别恨长长欢计短 渔家傲 渔家傲·粉面啼红腰束素 渔家傲 和 渔家傲 渔家傲 其十二 滇南月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贵开头的成语 川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兼功自厉 指顾之间 永世长存 专诚 寸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哨骑 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怖的词语有哪些 四渎 巨流 穷凶极悖 造车合辙 妆助 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