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06
离绪东风吹欲断。道上杨花,蓦地迎人面。惆怅相逢如未见,眼中却被春撩乱。经岁经时愁已惯。旧梦城南,今日天涯遍。行到黄昏应更倦,轻尘高树都成怨。
春风吹拂,离愁似乎快要断绝。路上的杨花,忽然扑面而来。相逢时惆怅得像是从未见过,眼中却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心绪纷乱。经过岁月的洗礼,愁苦已然习惯。旧梦在城南,而如今已是天涯海角。走到黄昏时分,心中更添疲倦,轻尘和高树都成为了怨愤的对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旧梦城南”可理解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暗示了对失去的惋惜。诗人通过对比“旧梦”和“今日天涯”的反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1716年,卒年不详。他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离别的惆怅。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个人遭遇的困扰促使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写下了这首充满离愁的词作。
《蝶恋花 其一 道上逢绵蛮》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词,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物心境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开篇的“离绪东风吹欲断”便设定了整体情绪的基调,东风带来的不仅是春的气息,还有浓浓的离愁。接下来的“道上杨花,蓦地迎人面”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引发诗人心中的回忆和惆怅。诗中“惆怅相逢如未见”更是将离别的苦楚与相逢的无奈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感慨岁月的流逝,已经习惯了那份愁苦,体现出一种无奈的心态。诗的最后几句“行到黄昏应更倦,轻尘高树都成怨”,不仅表达了诗人走到黄昏时的疲倦,也将周围的环境与自己的情绪紧密相连,仿佛连自然界的万物也因他的忧愁而感到怨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通过自然界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离别的惆怅
c) 时光的流逝
d) 孤独的思念
诗人对“旧梦”的感慨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忘却
b) 怀念
c) 欢喜
d) 无所谓
“行到黄昏应更倦”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a) 兴奋
b) 疲倦
c) 轻松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袁克文的《蝶恋花》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离愁的感受,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回味,展示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细腻。两者在情感深度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