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李丹壶壁》

时间: 2025-05-07 07:08:23

诗句

闲乘海上槎,来访谪仙家。

风逆磬声短,日低旛影斜。

猿攀高树果,蜂采半岩花。

谁在丹台上,三更炼紫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23

原文展示:

闲乘海上槎,来访谪仙家。
风逆磬声短,日低旛影斜。
猿攀高树果,蜂采半岩花。
谁在丹台上,三更炼紫霞。

白话文翻译:

我悠闲地乘着木筏,来拜访这位被贬的仙人。
逆风中,磬声变得短促;夕阳西下,帆影斜斜。
猿猴在高高的树上攀爬着果子,蜜蜂在半山岩石上采集花蜜。
是谁在丹台上,三更时分炼制着紫霞?

注释:

  • :木筏,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小船。
  • 谪仙:被贬的仙人,指的是超凡脱俗的人物。
  • 磬声:磬是一种乐器,这里指乐声。
  • 旛影:帆的影子。
  • 丹台:传说中的炼丹台,寓意修行的地方。
  • 紫霞:指炼丹所产生的灵气或美丽的云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海上,受到自然景色与人文思考的启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谪仙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海上景象,诗人以“闲乘海上槎”开篇,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来访谪仙家”来引入主题,暗示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仙人生活的好奇。随后,诗中描绘了逆风中短促的磬声与低垂的日影,表现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情景,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猿猴和蜜蜂的描写,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最后的“谁在丹台上,三更炼紫霞”则向读者抛出一个悬念,带有一种神秘感,暗示着高人隐逸的生活与追求。这一切都使得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闲乘海上槎”:诗人悠闲地乘着木筏,展现出一种随意的态度。
    2. “来访谪仙家”:表达了对谪仙人生活的向往。
    3. “风逆磬声短”:逆风中乐声短暂,暗示生活的艰难。
    4. “日低旛影斜”:夕阳西下,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受。
    5. “猿攀高树果”:猿猴在树上,象征自然的生机。
    6. “蜂采半岩花”:蜜蜂采蜜,表现自然的和谐。
    7. “谁在丹台上”:引发悬念,暗示隐士的修行。
    8. “三更炼紫霞”:表明深夜炼丹,充满神秘。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台”隐喻修行与追求。
    • 拟人:猿猴与蜜蜂的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风逆”“日低”,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自然与隐士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隐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意象分析:

  • 海上槎:象征自由与随性。
  • 谪仙:代表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
  • 猿与蜂:自然生机的象征,传达和谐的生态观。
  • 丹台与紫霞:象征追求理想与精神的升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槎”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木筏
    • C. 一种花卉
    • D. 山
  2. 诗中“猿攀高树果”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 A. 寂寞
    • B. 生机
    • C. 时间
    • D. 风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较,陈允平的诗更侧重于海上隐逸的生活,而王维则是描绘山中隐士生活的宁静与深邃。两者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赏析与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松声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 兰溪解舟四首 雨後泊舟小箬,回望灵山 张尉惠诗和韵谢之三首 阻风泊黄浦 赵达明太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其七 龙山送客二首 初入淮河四绝句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贯鱼成宠 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象 龙字旁的字 包含蕾的词语有哪些 彝族 披毛戴角 诗鸿 闲官 車字旁的字 织锦回文 执一而论 面朋面友 柳腰 齐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含单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