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4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43:53
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
裴谭 〔唐代〕
簧蜡为红烛,情知不自由。
细丝斜结网,争奈眼相钩。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沉重而复杂的情感状态。诗人以“簧蜡”为红烛,暗示了情感的脆弱和不易。尽管有美好的感情,但仍旧感到不自由;“细丝斜结网”则比喻那种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关系,最终让人无法自拔,仿佛被“眼相钩”所困。
作者介绍:裴谭,唐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抒发细腻的情感,作品多描写爱情和人情世故,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唐代,正值社会繁华,但个人情感却常处于矛盾与挣扎之中,反映了当时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渴望。
这首《南歌子词三首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开头以“簧蜡”为红烛,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脆弱性和易逝性,暗示着美好却又不稳定的爱情。而“情知不自由”则显示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即使有着深厚的情感,却仍感到被束缚。这种矛盾恰恰是人们在情感世界中常常面临的困境。
接下来的“细丝斜结网”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复杂感,仿佛爱情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让人无法逃脱。最后“争奈眼相钩”则将情感的纠缠表现得淋漓尽致,既有无奈,也有对彼此的吸引。这种情感的深邃和细腻,正是唐诗词的魅力所在。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示了情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人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他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爱情中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人们在追求爱情时的脆弱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由情感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簧蜡为红烛”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情感的稳定
B. 情感的脆弱
C. 情感的自由
答案:B
“细丝斜结网”可以理解为:
A. 情感的简单
B. 情感的复杂
C. 情感的快乐
答案:B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态度是:
A. 满意与幸福
B. 无奈与挣扎
C. 冷漠与疏离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