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8:32
和晚菊三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覉寓穷秋几许清,
晚芳犹尔亦何荣。
东篱旧岂论余子,
三径今应愧老成。
气吐耐堪供饮兴,
登临那得厕群英。
节华要是丈人行,
俗眼谁知省屈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晚秋菊花的欣赏与思考。诗的开头提到秋天的清冷与菊花的芬芳并存,尽管时光已晚,菊花依然绽放,显得尤为珍贵。接着,作者提到东篱的往事,暗示自己在诗坛上有所成就,但如今却感到愧疚,仿佛年纪渐长,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追逐名利。接下来的句子更是提及饮酒的乐趣与登高的兴致,表明在一群英杰中感到自己的渺小。最后几句提到节气与品德,强调真正的才华与价值常常被世俗所忽视,暗示了屈原的悲剧命运。
廖行之的《和晚菊三首》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暮秋时节对菊花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菊花自古以来就是清高、傲然的象征,尤其是在秋天,其他花朵凋零,而菊花却在寒风中傲然绽放,体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诗中提到“晚芳犹尔亦何荣”,既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暗含了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东篱把酒的情景,不仅仅是隐逸的象征,更是一种对悠然自得生活态度的向往。
诗中“节华要是丈人行”一句,表达了对老年人的敬仰,强调品德与才华的真正价值。整首诗在抒情与哲理中交织,带有淡淡的伤感与清新之美,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珍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晚芳犹尔亦何荣”中的对比,强调了菊花的珍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在秋天的哲思与清雅的品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篱”是谁的典故?
“晚芳犹尔亦何荣”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屈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