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武公望催梅三首》

时间: 2025-08-08 01:19:43

诗句

长羡南枝笑北枝,东风能早亦能迟。

而今满树浑无那,管领春光更有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8 01:19:43

原文展示:

长羡南枝笑北枝,东风能早亦能迟。
而今满树浑无那,管领春光更有谁。

白话文翻译:

我长久羡慕南方的梅树,笑看北方的梅树。
东风的到来,可以早也可以迟。
如今满树的梅花,竟然没有几朵,
谁能掌控春光的来临呢?

注释:

  • 长羡:长久地羡慕。
  • 南枝:指南方的梅树。
  • 北枝:指北方的梅树。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浑无那:完全没有。
  • 管领:掌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南枝”和“北枝”分别象征着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南方春早,梅花盛开早,北方则常常晚些。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正值春天的时节,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梅花作为象征,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南北梅树的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春天的不同,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与境遇。东风作为春天的使者,既是希望的象征,也带有不确定性,表现出春天来临的不可预测性。而“而今满树浑无那,管领春光更有谁”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表明尽管春天已经来到,然而美好却似乎离我们很远,带有淡淡的失落之感。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期待又有惆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变化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表达了对南方梅花早开的羡慕与对北方梅花晚开的叹息,反映了春天的来临是自然规律。
    • 第三句:揭示了尽管春天已到,但梅花的盛开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第四句:提出了对春光掌控的疑问,暗示人生对命运的无奈与无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春天的到来进行类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能早亦能迟”的特性,体现了自然的无情。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梅花的盛开与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同时也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复苏。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枝”指代什么?

    • A. 南方的梅树
    • B. 北方的梅树
    • C. 春天的风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期待
    • B. 无所谓
    • C. 失落
  3. “东风能早亦能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春天的不确定性
    • B. 对春天的依赖
    • C.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1. A;2. A;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山中雪梅》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喜爱,而廖行之的这首诗则更注重表达对春天来临的期待与对梅花的羡慕。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 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夏夜作 春日偶作 途中即事 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 同陈六侍御寒食游禅定藏山上人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魐鬇 高情逸兴 己字旁的字 短中取长 数字相机 革字旁的字 鸡黍之膳 称王称伯 电卷星飞 用字旁的字 包含堙的词语有哪些 山珍海错 伊川先生 包含邦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包含酵的词语有哪些 餦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