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禽言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8 16:23:00

诗句

唤起,唤起,东方明,门前已如市。

上林有乌杀司晨,苦杀萧娘睡方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23:00

原文展示:

唤起,唤起,东方明,门前已如市。上林有乌杀司晨,苦杀萧娘睡方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唤醒,唤醒,东方已经明亮,门前已经热闹如同集市。上林苑中有乌鸦杀害了报晓的鸡,可怜萧娘正睡得香甜却被吵醒。

注释: 字词注释:

  • 唤起:唤醒。
  • 东方明:指天亮。
  • 如市:像集市一样热闹。
  • 上林: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
  • 乌杀司晨:乌鸦杀害了报晓的鸡。
  • 萧娘:泛指女子,这里指诗中的女子。

典故解析:

  • 上林有乌杀司晨:典故出自《史记·平准书》中的“乌鸦食腐肉”,这里用乌鸦杀害报晓的鸡,象征不祥之兆或扰乱正常秩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尤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通过乌鸦杀害报晓的鸡这一不寻常的事件,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混乱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通过“唤起,唤起”的重复,增强了紧迫感和唤醒的意味。东方明亮,门前热闹如市,展现了清晨的活力。然而,上林苑中乌鸦杀害报晓的鸡,这一不祥之兆,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暗示了混乱和不安。最后一句“苦杀萧娘睡方美”,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唤起,唤起”:重复的呼唤,增强了紧迫感和唤醒的意味。
  2. “东方明”:天亮了,象征新的开始。
  3. “门前已如市”:门前热闹如集市,展现了清晨的活力。
  4. “上林有乌杀司晨”:乌鸦杀害了报晓的鸡,这一不祥之兆,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5. “苦杀萧娘睡方美”:表达了作者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重复:“唤起,唤起”增强了紧迫感和唤醒的意味。
  • 象征:乌鸦杀害报晓的鸡,象征不祥之兆或扰乱正常秩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混乱现实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方明:象征新的开始。
  • 如市:展现清晨的活力。
  • 乌杀司晨:象征不祥之兆或扰乱正常秩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唤起,唤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紧迫 C. 悲伤 D. 平静
  2. “上林有乌杀司晨”中的“司晨”指的是什么? A. 乌鸦 B. 鸡 C. 狗 D. 人
  3. 诗中的“萧娘”指的是什么? A. 女子 B. 男子 C. 老人 D. 孩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五言诗,如《五禽言五首》其他四首。
  • 其他元代诗人的五言诗,如王冕的《墨梅》。

诗词对比:

  • 与杨维桢的其他五言诗对比,分析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 与其他元代诗人的五言诗对比,如王冕的《墨梅》,探讨元代五言诗的共同特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
  • 《杨维桢诗集》:专门收录杨维桢的诗作,包括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嘉陵江过合州汉初县下 谭德称、杨商卿父子送余,自成都合江亭相从 离巫山好晴,午後入瞿唐关,憩高齐半日 草虫扇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然梅尚未开 垂丝海棠 醉落魄·栖鸟飞绝 守风嘲舟子 题画卷五首 初见山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栈鹿 静正 属毛离里 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心平气温 异宝奇珍 页字旁的字 包含栉的成语 缶字旁的字 贤母良妻 反犬旁的字 包含薯的词语有哪些 逆走 三框儿的字 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汪洋浩博 亿辛万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