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57
踏莎行
茅于美
莲意还清,蕉心初捲,惊寒早觉红妆贱。
寻思未若梦魂中,心期得处常常见。
桃李先芳,幽花无绽,深愁暗傍林阴转。
可怜血泪一春倾,皇天不与东风便。
全诗翻译:
莲花的意象还清晰可见,蕉叶的心事刚刚卷起,惊醒寒意,早早感受到红妆的贱价。
思索起来,似乎不如梦中那样甜美,心中渴望的地方常常能够相见。
桃李花早已盛开,幽静的花却不见绽放,内心的愁苦在林荫下悄然流转。
可怜的是这春天的血泪倾泻,苍天不与东风相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桃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与繁华,而“东风”则多与春天的来临相关联。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作者介绍:
茅于美(1880-1954),字寄庵,号青荫,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独特,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莲意”、“蕉心”、“桃李”等,借助自然的景象传达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内心的忧愁。开篇的“莲意还清,蕉心初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惊寒早觉红妆贱”则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用“寻思未若梦魂中,心期得处常常见”来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仿佛梦境中的美好比现实中的相聚更为真实。结尾的“可怜血泪一春倾,皇天不与东风便”则是对自己感情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惋惜,暗示着即使春天来临,内心的愁苦依旧难以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又夹杂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出了对生命与春天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C. 生命的短暂
“桃李先芳,幽花无绽”中,幽花代表了什么?
A. 美好
B. 孤独
C. 喜悦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踏莎行》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起伏,而《春晓》则更多展现春天给人带来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