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22:44
次韵夜雨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暗雨来何急,寒房客自醒。
骤看灯闪闪,拟对竹青青。
声到江干尽,风回叶上听。
更长那得晓,欹侧想仪形。
这场雨来得真急促,我在寒冷的房间里醒来。
突然间看到灯光闪烁,想要对着窗外的竹子倾诉心声。
雨声到了江边已经消失,风声在树叶上轻轻回响。
天亮还要多久,我侧身想起了那个人的身影。
诗中提到的“江干”和“竹”,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是思乡、思人的象征。江水代表着离愁,竹子则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此外,夜雨也常常用来表达孤独和惆怅的情感。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季常,号逸叟,宋代文学家,尤以诗歌和散文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关注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次韵夜雨》写于夜雨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夜雨的意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沉的氛围,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这首诗以夜雨为背景,采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某人的思念。开头两句“暗雨来何急,寒房客自醒”通过描绘急促的雨声和寒冷的房间,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骤看灯闪闪,拟对竹青青”则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灯光的闪烁与竹子的青翠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话的渴望。
“声到江干尽,风回叶上听”则通过自然声响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夜雨中对世界的感知,江水的沉寂与风声的轻柔交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更长那得晓,欹侧想仪形”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天亮的期待与对某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切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骤看灯闪闪”中的“闪闪”,增强了视觉效果;“声到江干尽”则通过“声”和“江干”的对比,突显了孤独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为孤独与思念。通过夜雨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身的情感状态,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某人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陈师道
D. 白居易
“声到江干尽”中的“江干”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山
B. 江水
C. 森林
D. 湖泊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快乐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