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2:56
夜饮杨村
作者: 张镃 〔宋代〕
转柁初投独树村,
杖藜因叩小蓬门。
殷勤翁媪吹茅火,
饤饾鸡豚荐瓦樽。
剩喜闰时无暴客,
只愁连雨没禾根。
招邀纵简真淳在,
欲云犹嗔稚子喧。
在小船转向,初次驶入这独树村,
我用拐杖敲响了小蓬门。
热情的老翁老妪在炉边生火,
丰盛的鸡肉和猪肉摆在瓦樽上。
只高兴这闰月没有暴客打扰,
只担心连日的雨水淹没了禾苗的根。
招待的简朴真是淳厚,
只想说话,却又有些嫌弃孩子们的喧闹。
张镃,字仲明,号少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文学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生活和乡村场景为题材,反映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夜饮杨村》创作于张镃游历乡村时,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尤其是与自然相伴的宁静和淳朴的人际关系。
这首《夜饮杨村》以夜晚饮酒为主题,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淳朴,表现出诗人与村民之间的温暖互动。诗中开篇描绘了作者抵达村庄的情景,转柁而入,给人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接着,作者描绘了村民热情的招待,火光映照下的丰盛食物,传达出一种浓厚的人情味。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时节的关心与对农作物的忧虑,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切关怀。在欢愉的氛围中,隐含着对自然环境的思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联,虽有孩童的喧闹,却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生气与活力,显示出诗人在宁静与喧闹中的矛盾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简单,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出一种朴素的人情味与对自然的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诗中提到的“独树村”意指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偏远的乡村
C. 热闹的集市
D. 破败的村庄
诗人用什么工具敲响小蓬门?
A. 石头
B. 手杖
C. 木棒
D. 竹竿
诗中提到“禾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天气变化
B. 农作物的生长
C. 家庭的团圆
D. 村民的生活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张镃的《夜饮杨村》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乡村的淳朴,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孤独与豪情。两者虽同为饮酒题材,却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