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1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19:30
不向他园去,能来共竹林。
故乡知我念,特地奏秦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去其他园林,而愿意和竹林为伴的心情。故乡知道我的思念,特意为我奏响了秦地的音律。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君亨,号松壑,宋代诗人,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桂隐纪咏·听莺亭》创作于诗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在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乡之后,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与故乡的情感联系。
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开头两句“不向他园去,能来共竹林”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选择,竹林的宁静与和谐给了他心灵上的慰藉。他宁愿留在这片竹林中,感受自然的气息,而不愿去那些喧闹的园林,体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故乡知我念,特地奏秦音”则将个人情感与故乡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故乡似乎在回应他的思念,奏响了秦地的音韵,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文化根源的追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及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宁静的竹林中,感受到故乡的声音,体现出一种深情的归属感。
诗中提到的“他园”指的是什么?
诗人更愿意与哪个自然意象为伴?
诗中“秦音”所指的是什么?
答案: 1-B,2-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