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6:04
古鸟夜啼 玉簪
作者: 元好问
花中闲远风流。
一枝秋。
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
人欲去。
花无语。
更迟留。
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
在花丛中悠闲自在,风情万种。
一枝秋花独自盛开。
只可惜这清瘦的花朵无法承受愁苦。
人想要离去,
花却默默无言,
更加迟迟留恋。
我记得那位美人遗落的玉簪。
“玉人”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爱与美的结合。此处的“玉搔头”则不仅仅是饰品,更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传达了对失去的怀念。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子文,号天池,元代著名诗人、词人,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花朵与人心的离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这首《古鸟夜啼 玉簪》充分展现了元好问的艺术才华,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开篇“花中闲远风流”便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愁绪。接着,诗人用“只枉十分清瘦不禁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花虽美丽,却因秋天的来临而显得清瘦,暗喻人事的无常。
“人欲去,花无语”更是突显出一种离别的无奈与孤独。尽管人心向往远方,花却默默地不愿离去,表现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在结尾处,诗人提到“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不仅引发了对美丽女子的怀念,也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失去的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蕴含了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生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思与对失去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花中闲远风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悠闲
C. 愤怒
“人欲去,花无语”中“花无语”指的是什么?
A. 花的美丽
B. 花对离别的无奈
C. 花的生长
“记得玉人遗下玉搔头”中的“玉人”指代谁?
A. 美丽的女子
B. 诗人自己
C. 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古鸟夜啼 玉簪》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然而,李白的诗中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而元好问则通过比喻与意象展现了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