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47:43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陆游 〔宋代〕
稼轩落笔凌鲍谢,
退避声名称学稼。
十年高卧不出门,
参透南宗牧牛话。
功名固是券内事,
且葺园庐了婚嫁。
千篇昌谷诗满囊,
万卷邺侯书插架。
忽然起冠东诸侯,
黄旗皂纛从天下。
圣朝仄席意未快,
尺一东来烦促驾。
大材小用古所叹,
管仲萧何实流亚。
天山挂旆或少须,
先挽银河洗嵩华。
中原麟凤争自奋,
残虏犬羊何足吓。
但令小试出绪余,
青史英豪可雄跨。
古来立事戒轻发,
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
不用追思灞亭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辛幼安的送别,充满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前两句提到稼轩(辛弃疾)文笔超群,声名远扬,接着提到自己十年未出门,潜心于对南宗(禅宗)思想的理解,认为功名只是个人的私事,不必过于执着。
诗中描绘了千篇诗作和万卷书籍的积累,然而突然接到东征的命令,表达了对朝廷不满的情绪。诗人在此感慨才华未被重用,借用历史人物管仲和萧何的例子,指出人才被埋没的现象。接着,诗人展望未来,虽有艰难,却也期待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最后,提到深仇积怨,表明对敌人的痛恨,无需再追忆往昔的悲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以爱国主义、坚韧不拔的精神著称。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时,诗人通过对辛幼安的送别,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和个人理想的深切思考。
陆游在《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中,通过对个人境遇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他对功名、理想和历史进程的独到见解。诗的开头通过对辛弃疾的赞美,拉开了整首诗的序幕,表明了对朋友的敬仰和对才华的渴望。接下来,陆游自述十年高卧于家,心中对南宗思想的领悟,反映出他在困境中的思考与自省。
诗中提到“功名固是券内事”,道出了陆游对于功名的淡然态度,认为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不过是个人的私事,而他更希望能在平静中修身养性。陆游对国家的忧虑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埋没的叹息,深刻揭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尽管时局艰难,他依然希望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显示出一种不屈服的精神。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对朋友的祝福和期许,也有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陆游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功名的浮华与内心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期待,体现出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与人生态度。
选择题:稼轩指的是哪位诗人?
A. 陆游
B. 辛弃疾
C. 李白
D. 杜甫
填空题:整首诗中提到的“南宗”是指____。
判断题:诗中“功名固是券内事”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 (对/错)
陆游的《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与辛弃疾的作品相比,都展现了对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但陆游的诗更显得沉重与忧虑,而辛弃疾的作品则充满了豪情与壮志,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个性与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