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0:30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
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
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少林环境:云雾缭绕的山林,清幽的禅房,清澈的泉水,飞鸟在高空呼唤。诗人自谦没有元豹那样的英俊姿态,但心中却有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首望去,山中的云彩和灵芝似乎都是长久存在的。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元代著名诗人、词人和学者。生于金朝末年,经历了南宋、元朝的历史变迁。他的诗词关注社会现象,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作为一名学者和诗人,元好问通过描绘少林寺的宁静环境,表达对内心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清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开篇“云林入清深”,描绘了山林的幽静,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接下来的“禅房坐萧爽”则进一步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舒适。这里的“萧爽”不仅指环境的清新,更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淡然。
“澄泉洁余习”,这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清澈的泉水象征着他内心的纯净无暇。“高鸟唤长往”则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诗人正沉浸在这片宁静的自然之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两句“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显示了诗人对自身的谦卑和对理想的追求。他承认自己未必有外在的美丽,但内心的向往和追求是无限的。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元好问
C. 李白
“云林入清深”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城市喧嚣
B. 自然幽静
C. 战场硝烟
诗中提到的“元豹”象征着什么?
A. 英俊的外貌
B. 自由的灵魂
C. 富贵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注重景物的细腻描写,而元好问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和理想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