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刘侍郎九日登女郎台》

时间: 2025-05-07 07:31:21

诗句

霜枝凋翠雁横秋,莫倚危楼动旅愁。

菊有清香樽有酒,茱萸不插也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21

原文展示:

霜枝凋翠雁横秋,莫倚危楼动旅愁。菊有清香樽有酒,茱萸不插也风流。

白话文翻译:

寒霜使枝头的绿叶凋零,大雁横飞在秋天的天空,不要倚靠在高楼上,以免触动旅途的忧愁。菊花散发着清香,酒杯中盛满了美酒,即使不佩戴茱萸,也显得风度翩翩。

注释:

  • 霜枝凋翠:指霜降后,树木的绿叶凋零。
  • 雁横秋:大雁在秋天飞翔,横越天空。
  • 危楼:高楼。
  •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 菊有清香:菊花散发着清香。
  • 樽有酒:酒杯中盛满了酒。
  • 茱萸:一种植物,古代有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以避邪。
  • 风流:这里指风度翩翩,不拘小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大昌(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重阳节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旅途忧愁的排遣和对节日风流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霜枝凋翠”和“雁横秋”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和旅途的孤寂。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在高楼上触动旅愁,而是通过“菊有清香”和“樽有酒”来享受节日的欢乐。最后一句“茱萸不插也风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使不遵循传统习俗,也能展现出风度翩翩的气质。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节日习俗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霜枝凋翠雁横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霜降使树木凋零,大雁横飞,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第二句“莫倚危楼动旅愁”是诗人的自我劝诫,不要在高楼上触动旅途的忧愁。
  • 第三句“菊有清香樽有酒”提到了节日的元素,菊花和酒,象征着节日的欢乐和放松。
  • 第四句“茱萸不插也风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使不遵循传统习俗,也能展现出风度翩翩的气质。

修辞手法:

  • 比喻:“霜枝凋翠”比喻秋天的萧瑟景象。
  • 拟人:“雁横秋”赋予大雁以人的动作,横越天空。
  • 对仗:“菊有清香樽有酒”中“菊有”与“樽有”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旅途忧愁的排遣和对节日风流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节日习俗的提及,展现了生活的多面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枝凋翠:秋天的萧瑟景象。
  • 雁横秋:季节的变迁和旅途的孤寂。
  • 菊有清香:节日的欢乐和放松。
  • 樽有酒:节日的庆祝和享受。
  • 茱萸不插:对传统习俗的超越和对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枝凋翠”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莫倚危楼动旅愁”中的“危楼”指的是什么? A. 低矮的楼房 B. 高楼 C. 破旧的楼房 D. 新建的楼房

  3. 诗中提到的“菊有清香”和“樽有酒”与什么节日有关? 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答案:

  1. C. 秋天
  2. B. 高楼
  3. D. 重阳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情感。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程大昌的这首诗都涉及重阳节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而程大昌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程大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鉴赏》:详细介绍了重阳节的相关诗词和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沙溪·和蔬畦 偶见 有忆 西风 月夜泊朱洲听度曲感赋 十二月廿四日立春有怀渔庄漆林两兄京师 宝镜词 秋柳 滠口题壁 水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枵张 包含怒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凤凰在笯 嗣人 非同等闲 自字旁的字 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宴瑱 绝类离伦 齿字旁的字 痑痑 包含畋的词语有哪些 分情破爱 通情达理 蚊虻负山 亅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