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丙辰九月二十六日挈家游龙泉》

时间: 2025-05-02 00:49:23

诗句

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

藤垂石磴云添润,泉漱山根玉有声。

庭树老于临济寺,霜林浑是汉家营。

明年此日知何处?

莫惜题诗记姓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9:23

原文展示:

风色澄鲜称野情,
居僧闻客喜相迎。
藤垂石磴云添润,
泉漱山根玉有声。
庭树老于临济寺,
霜林浑是汉家营。
明年此日知何处?
莫惜题诗记姓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游览景象:天气晴朗,空气清新,令人感到野外的愉悦。住在这里的和尚听说有客人来访,十分高兴地迎接。藤蔓垂下,石阶上覆盖着云雾,显得更加滋润;泉水涌动,山根旁边发出宛如玉石般的声音。庭院中的树木已经老去,仿佛临济寺的古老景象;霜打的树林,似乎成了汉代的军营。明年今天我又身在何方呢?不要吝惜在这里留下诗句以记住我的名字。

注释:

  • 居僧:指住在此地的和尚。
  • 相迎:迎接,欢迎。
  • 藤垂石磴:藤蔓悬挂在石阶上。
  • :冲洗,涤荡。
  • 庭树:院子里的树。
  • 临济寺:一座寺庙,象征着古老的文化。
  • 汉家营:指汉朝的军营,暗示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1257),字汝霖,号阮亭,著名诗人、文学家,生活于金朝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尤其以抒情诗和咏史诗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丙辰年九月,诗人在游览龙泉时,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感慨人生的无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开头两句以“风色澄鲜”引入,描绘了一个清新的秋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接着“居僧闻客喜相迎”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暖,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的被欢迎的亲切感,令其在自然的美好中倍感舒心。

诗中提到的“藤垂石磴云添润”,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还寓意着生命的滋润和繁茂,通过“泉漱山根玉有声”来表现泉水的清澈与山水的灵动,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也在后面几句中通过“庭树老于临济寺,霜林浑是汉家营”得以体现,古老的树木和霜打的树林,仿佛把人带回到那战火纷飞的汉代,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沧桑。

最后一句“明年此日知何处?莫惜题诗记姓名”则是对未来的沉思和对瞬间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探讨了人类情感和历史的交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色澄鲜称野情:描写秋天的天气清澈而新鲜,表明作者愉悦的心情。
    • 居僧闻客喜相迎:和尚得知有客来访,显得十分高兴,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藤垂石磴云添润:藤蔓垂挂在石阶上,云雾给大地增添了润泽,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 泉漱山根玉有声:泉水流动在山根,发出清脆的声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庭树老于临济寺:庭院中的树木比临济寺还要古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霜林浑是汉家营:霜打的树林,似乎成为了汉代的军营,体现历史的厚重感。
    • 明年此日知何处:对未来的思考,表明人生的不确定性。
    • 莫惜题诗记姓名:希望在此留下诗句以纪念,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惜。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泉漱山根玉有声”),对仗工整(如“庭树老于临济寺,霜林浑是汉家营”),运用生动的意象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风色:象征清新与宁静,体现了秋天的特征。
  • 藤垂:寓意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美好。
  • 泉水:象征清纯与活力,体现自然的灵动。
  • 庭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霜林:暗示过往的岁月与历史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居僧”是指谁?

    • A. 游客
    • B. 和尚
    • C. 林中鸟
  2. “明年此日知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盼
    • B. 对时间的惋惜
    • C. 对过去的怀念
  3. 诗中“藤垂石磴云添润”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秋天的田野
    • B. 雨后的山林
    • C. 清晨的石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元好问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流,而王维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孤独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陈遂卿隐居 新蓬二岭 徐潭即事二首 挽贡士方清卿 四和 七十九吟十首 田舍即事十首 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八 元载 杂咏一百首·王通 寓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遇事掣肘 寸字旁的字 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鲁阳挥戈 善时 包含访的成语 案具 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轻徭薄税 米字旁的字 迎岁 矛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包含百的成语 详理 釆字旁的字 文不加点 半晴半阴 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