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22:45
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
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滩水的波声荡漾在高高的石壁上,秋天的气息在云林间显得格外宁静。
回头望去,洛阳城的阙楼,尘土厚重得让人心生感慨。
前几天在神光寺的牛背上,今日在春风中耳畔轻拂,因而看到了古人的心境。
我在青山之下轻声一笑,未曾受到世俗的侵扰。
问龙门,这里与山阴何其相似。
我一生所梦所想的佳境,留住眼睛再来登临。
我有一杯芳香的酒,唤来山花和山鸟,陪我在醉中吟唱。
何必依赖丝竹乐器,山水之间自然有清音。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锡,元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文人。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是元好问与友人李长源游览龙门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此诗写于秋季,正值气候宜人,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古文化的敬仰。
《水调歌头 与李长源游龙门》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以“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自然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季的恬静与美丽。而“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则引发了对繁华尘世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对世俗的超脱。
在与友人游览龙门的过程中,诗人不仅沉浸于自然的美景中,还回顾历史与古人心境,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的反问,诗人将龙门的美景与山阴的优雅相比较,展现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向往。
结尾处,诗人以“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心态,强调了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在意境上形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与人生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友谊与人生理想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中“滩声荡高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洛阳城的阙楼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美
B. 繁华与历史
C. 友情
D. 个人理想
诗人用“何必丝与竹”来表达什么?
A. 对音乐的热爱
B. 自然的声音更为动听
C. 对古文化的怀念
D. 对朋友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