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松平》

时间: 2025-05-01 22:23:54

诗句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3:54

原文展示:

五松平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白话文翻译:

在竹港,清晨的露水如白霜,石门处的秋风带来寒意。急流从山涧倾泻而下,细小的道路深藏在茅草和芦苇中。江面平静,白色的石头露出水面,整日沿着清澈的湾流行走。四下无人,只有山间的鸟儿偶尔鸣叫。苍翠的悬崖似乎延伸入地底,烟雾弥漫,青色的景象绵延不绝。虽然力气用尽却无法继续前行,只能无奈地坐下长叹。在青天白云之间,那些渴望的目标虽然可望却不可及。虚名到底有什么意义,行走在路上才是真正的艰难。

注释:

  • 竹港: 竹子成林的港口,清晨的露水在竹叶上凝结,显得清新。
  • 石门: 自然形成的石崖,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 湍流: 急促奔腾的河流,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茅菅: 指长在水边的草丛,常用来形容偏僻小路。
  • 青天白云: 形容理想美好的景象,亦可指向远大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子尹,号天锡,金朝诗人、词人,著作丰富,尤其以古体诗见长。他的诗作受到了唐诗的影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好问晚年的游历期间,反映了他在大自然中游历时对人生境遇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寓意着人生的艰辛与追求理想的困难。

诗歌鉴赏:

《五松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竹港与石门之间描绘出了一幅清晨的图景,晨露、秋气、湍流等元素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诗中“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一句,表露了诗人面对人生路途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认识。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但在美景之下则隐藏着人生的艰难与追求的无力。最后几句“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表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竹港晨露白:描写清晨竹港的清新景象。
    2. 石门秋气寒: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3. 湍流落涧壑:急流从山涧中奔流而下。
    4. 细路深茅菅:小路被茅草遮掩,显得幽静。
    5. 江平白石出:江面平静,白石裸露。
    6. 竟日沿清湾:整日沿着清澈的湾流漫步。
    7. 四顾不见人:四周无人,显得孤独。
    8. 山鸟时閒关:山鸟偶尔鸣叫,打破宁静。
    9. 苍崖入地底:高耸的悬崖延伸入地底。
    10. 烟霭青漫漫:烟雾弥漫,景象朦胧。
    11. 力尽不能过:虽然力气用尽,仍无法继续。
    12. 却坐空长叹:只能无奈地坐下叹息。
    13. 青天白云间:理想在青天白云之上。
    14. 可望不可攀:理想虽可望却难以实现。
    15. 虚名竟何得:虚名究竟能给人带来什么?
    16. 行路乃尔难:行走在追求的路上是何等艰难。
  • 修辞手法:

    1. 比喻:“青天白云间”比喻理想与追求。
    2. 对仗:“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使用对仗的手法。
    3. 拟人:“山鸟时闲关”,赋予了鸟儿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竹港: 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美。
  • 石门: 象征人生的障碍与挑战。
  • 湍流: 象征生命的激荡与不易。
  • 青天白云: 象征理想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元好问
    • C. 李白
    • D. 白居易
      答案: B
  2. 诗中“青天白云间”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美
    • B.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C. 孤独的感觉
    •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山鸟”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命的活力
    • B. 孤独与寂寞
    • C. 繁忙的城市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王维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元好问的《五松平》和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元好问则更多地表现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及相关注释和解读书籍
  • 元好问相关文集与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王孙游 杂曲歌辞。今别离 古意二首 湖南曲(一作古意) 古意二首 其一 题豫章馆 渭水西别季仑 魏宫词 题豫章馆 杂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糖类 尸字头的字 济胜之具 非结尾的成语 单耳刀的字 单人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不能自拔 鸭馄饨 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真相毕露 横发 俯仰异观 頁字旁的字 弛落 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鸡犬不闻 摛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