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3:54
五松平
竹港晨露白,石门秋气寒。
湍流落涧壑,细路深茅菅。
江平白石出,竟日沿清湾。
四顾不见人,山鸟时閒关。
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
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
虚名竟何得,行路乃尔难。
在竹港,清晨的露水如白霜,石门处的秋风带来寒意。急流从山涧倾泻而下,细小的道路深藏在茅草和芦苇中。江面平静,白色的石头露出水面,整日沿着清澈的湾流行走。四下无人,只有山间的鸟儿偶尔鸣叫。苍翠的悬崖似乎延伸入地底,烟雾弥漫,青色的景象绵延不绝。虽然力气用尽却无法继续前行,只能无奈地坐下长叹。在青天白云之间,那些渴望的目标虽然可望却不可及。虚名到底有什么意义,行走在路上才是真正的艰难。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子尹,号天锡,金朝诗人、词人,著作丰富,尤其以古体诗见长。他的诗作受到了唐诗的影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好问晚年的游历期间,反映了他在大自然中游历时对人生境遇的感悟。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寓意着人生的艰辛与追求理想的困难。
《五松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竹港与石门之间描绘出了一幅清晨的图景,晨露、秋气、湍流等元素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诗中“力尽不能过,却坐空长叹”一句,表露了诗人面对人生路途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深刻认识。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但在美景之下则隐藏着人生的艰难与追求的无力。最后几句“青天白云间,可望不可攀”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高潮,表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青天白云间”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山鸟”有什么象征意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元好问的《五松平》和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王维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元好问则更多地表现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