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4:25
灵园同佳称。
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
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
无使孤株出。
这座灵秀的园林与美好的名声相互辉映,
幽静的山中有着奇特的品质。
停下采摘的动作,越久越显得新鲜,
含苞待放的花朵岂能奢望结出果实?
我长久希望能隐于人后,
不要让孤零的花株暴露在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传统的典故,但表达了隐逸的情怀和对名利的淡泊,是南北朝时期隐士文化的一种体现。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道远,南朝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文学成就显著,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咏山榴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纷纷追求隐逸生活。沈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渴望隐居于山林,只求内心的宁静。
《咏山榴诗》是一首表现隐逸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榴的描写,传递出对自然之美的钦佩和对名利生活的淡泊。开头两句“灵园同佳称,幽山有奇质”,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山榴的独特和美丽。接下来的“停采久弥鲜”,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珍贵和脆弱,正因为难得,所以更显珍贵。诗中“含华岂期实”一句,反映出对生命自然状态的理解,花开花落皆是自然之道,隐含着对世事不必强求的哲理。
最后两句“长愿微名隐,无使孤株出”,传达出一种渴望隐居的情感,诗人向往在世俗之外寻找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气韵和谐,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极具哲理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灵园”主要指代什么?
“含华岂期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理解?
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约的《咏山榴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隐逸情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环境的美,而沈约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两者共同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