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3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30:33
咏梨应诏诗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大谷来既重。岷山道又难。
摧折非所悋。但令入玉盘。
这首诗写道:大谷丰收之后,果实累累,然而岷山的道路却十分艰难。虽然我不惧怕摧折,但只希望能将这些梨子放入精美的玉盘中。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朝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骈文著称,作品多以精致的词句和深刻的意境著称。沈约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沈约以咏梨应诏,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艰难困境的无畏态度。
《咏梨应诏诗》是一首体现了沈约深厚文学素养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大谷丰收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丰饶与生命的旺盛,但随即引入岷山的艰难道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生活中的辛苦与美好并存,也暗示了追求美好事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诗的前两句通过“来既重”和“道又难”呈现出一种既喜悦又忧虑的复杂情感。丰收的喜悦是显而易见的,但艰难的道路却让人感到无奈和疲惫。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张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两句“摧折非所悋,但令入玉盘”则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诗人虽然不惧怕艰难险阻,但心中仍然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心态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传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梨作为主要意象,象征着清甜和纯粹,代表了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沈约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美好与艰难的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传递出不畏艰难、珍视美好的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岷山”指的是哪个地理位置?
诗中描述的“摧折”是什么意思?
诗人希望将梨放入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