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0
侍宴咏反舌诗
沈约 〔南北朝〕
假容不足观。
遗音犹可荐。
幸蒙乔树恩。
得以闻高殿。
这华丽的外表不足以令人观赏,
但留下的音韵依然值得推荐。
幸好得到高大的树木的庇护,
得以聆听到高殿中的乐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侍宴通常是指陪伴王公贵族饮宴,诗人借此场景表达对外在虚华和内在真实的反思。乔树象征着高尚的保护和庇护,暗示在权力中心的生活并非全是光鲜亮丽。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山,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才华横溢,擅长诗歌、散文及词赋。他的作品风格优美,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在权贵之间周旋。诗中反映了作者对表面华丽与内在真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侍宴咏反舌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反思的诗。诗的开头通过“假容不足观”揭示了表面的虚假,暗含对世俗繁华的批判。沈约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外表光鲜的怀疑,同时强调了内在的音韵和精神价值。“遗音犹可荐”则进一步强调了尽管外在的形式可能不值得一看,但留下的音韵和情感却是值得珍视的。这种对比反映了沈约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真实和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幸蒙乔树恩”通过乔树这一意象,传达了对庇护和恩惠的感激,象征着高大的存在给予的保护。最后一句“得以闻高殿”,则表达了在高殿中聆听乐曲的美好,呈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提示人们要超越表象,去感受更深层次的美好与和谐。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表象的批判与对内在精神价值的推崇,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真实的情感和内在的声音才是值得珍视的东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假容不足观”中的“假容”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面貌
B. 虚假的外表
C. 内在的情感
诗中的“乔树”象征什么?
A. 平凡
B. 恩惠与庇护
C. 负担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内在价值的推崇
C. 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