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17:10
薄妆小靥闲情素。抱著琵琶凝伫。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一位薄妆的小姑娘闲适地坐在那儿,手中抱着琵琶,静静地伫立。她慢慢地拨动琴弦,轻柔地像是在私下低语。忽然,她拨动朱色的琴弦,琴声如惊涛骇浪般响起。那万里之外嫁给乌孙国公主的故事,和在易水边的明妃无法渡过的悲哀,仿佛在耳边回响。泪水如粉末般纷飞,红颜如花瓣般飘落,指尖下的花儿在狂风暴雨中凋零。我想问问她的师父是谁,希望她能在心中收住这拨动的琴声。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齐名,风格豪放,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弹琵琶的妓女似乎在唤起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黄庭坚对琵琶妓女的赞美,同时寄托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通过对妓女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她的才情与美丽,薄妆小靥与琵琶的结合,不仅传达出她的优雅,更展现了她内心的情感。在音乐的拨动中,诗人探讨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尤其是那些无法实现的爱情与命运的无常。
黄庭坚通过历史典故的引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乌孙公主的故事与明妃的悲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怀,使得诗歌在情感的表达上层次更加丰富。最后,诗人以“借问本师谁”收尾,似乎在追寻一种情感的归宿和寄托,也是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泪粉行行”比喻眼泪细腻似粉,表现出情感的细腻;“切切如私语”的比喻则生动地描绘了琴声的柔美。
主题思想: 诗歌以琵琶妓女为线索,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爱情深邃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琵琶妓女的形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万里嫁乌孙公主”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诗的最后一句“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