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2:41
偶成古调十六韵上呈判府兼赠刘兴州
作者: 陈与义
稽首苏耽仙,乘云去无迹。
尚留橘井在,与世除狂疾。
谁能不饮此,识味亦可录。
坐令郑玄牛,亦抱荆山玉。
伟哉稚川裔,神交接朝夕。
游戏及小道,造化入大笔。
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岂其橘井助,本自同仙籙。
坐中子刘子,知是当日客。
书悬元和脚,语经建康力。
先我登公门,不数鸷鸟百。
曾挹两仙袖,自然生羽翼。
嗟我无长才,学架屋下屋。
诗虽两牛腰,事亦几蛇足。
已穷犹不悔,政荷师友德。
文盟傥许予,幸不疑籍湜。
我恭敬地向苏耽仙人行礼,他乘云而去,踪迹无存。
但橘井依然存在,替世人消除狂妄的病症。
谁能不饮这井水,品味也可以记录下来。
坐着的郑玄牛,怀抱着荆山的美玉。
伟大的稚川后裔,神交于朝夕之间。
在小道上游玩,造化的妙笔在其中。
吴诗的宗师,他的命运如同楚骚的仆人。
难道橘井的存在是他的助力,实际上本就与仙籍相关。
坐在这里的刘兴州,知道他是当日的客人。
书中悬挂着元和的脚步,语谈经书的力量在建康。
我早于他登上公门,不数那些凶猛的鸟。
曾经揽着两位仙人的袖子,自然长出羽翼。
可叹我才华不足,学习像是屋下的屋。
诗虽如同“两牛腰”,事务却是“几蛇足”。
虽然已到穷尽之时,但仍不后悔,正是承蒙师友的恩德。
如果文盟能赐我机会,幸而不疑我的身份。
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希言,号龙溪,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而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饱含哲理和人文情怀。
本诗写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诗人处于官场与文人的交织之中,渴望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人雅士的仰慕,借以寄托个人情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赞美。诗中以苏耽仙作为引子,表达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同时又通过橘井的意象反映出对世俗狂妄的排斥。诗中多次出现历史人物,如郑玄和稚川,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积淀。诗风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尤其在对友情的描绘上,真挚而感人。诗人以轻松的语调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自谦与对师友的感恩,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操和人际关系的微妙。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赞美,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谦逊。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友情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士人高洁的情操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中提到的“橘井”象征着什么?
“伟哉稚川裔”中的“稚川”指的是谁?
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