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海山楼》

时间: 2025-04-28 11:43:57

诗句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

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

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

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

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

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珑。

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43:57

原文展示

登海山楼
—— 陈与义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
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
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
人间路浩浩,海上春濛濛。
远游为两眸,岂恤劳我躬。
仙人欲吾语,薄暮山葱珑。
海清无蜃气,彼固蓬莱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海山楼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提到,万艘船只如同水鸟在水面上飞翔,水面空旷如同虚无。这里接纳天地之间的元气,巍峨的楼阁在此矗立。我来自中原,登高望远,心中感到眩晕与融通。白浪拍打南方的海岸,苍老的鬓发迎着东风。人世间的道路浩浩荡荡,海上的春色迷蒙朦胧。远游的目光如同两只眼睛,何必在意我亲身的辛劳。仙人似乎想与我交谈,黄昏时分山色葱茏。海面清澈没有蜃气,那正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注释

  • 凫鹥:指水鸟,形容船只在水面漂浮的情景。
  • 元气:指自然之气,强调此地的灵气和气象。
  • 楼观:形容高楼的雄伟壮观。
  • 苍鬓:指年长者白发,寓意沧桑。
  • 春濛濛:形容春日的朦胧景象。
  • 蜃气:传说中的海市蜃楼,象征虚幻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子昂,号白石,南宋时期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的志向与感慨,寄托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海山楼》是一首充满气势和哲理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海山楼的描绘,表现出其开放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开篇以“万航如凫鹥”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的身影,表现出海的辽阔与繁忙。接着,诗人提到“此地接元气”,显示此地的灵气和生机,暗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诗的中段,诗人自述从中州而来,登高望远,心中产生的眩晕感和融通的情感,展现了其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最后,诗人以“海清无蜃气”点题,强调海的清澈真实,象征着理想境界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充满了哲理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航如凫鹥:描绘海上繁忙的船只,生动形象。
  2. 一水如虚空:水面开阔空旷,给人无限的遐想。
  3. 此地接元气:此地蕴含自然的生机和气息。
  4. 压以楼观雄:高楼巍峨,气势雄伟。
  5. 我来自中州:自我介绍,表现身份。
  6. 登临眩冲融: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7. 白波动南极:海浪拍打南方的岸边。
  8. 苍鬓承东风:白发迎风,象征岁月的沧桑。
  9. 人间路浩浩:人世间的旅途宽广无边。
  10. 海上春濛濛:海上春景朦胧美丽。
  11. 远游为两眸:遥远的旅行如同目光。
  12. 岂恤劳我躬:何必在意自己的辛劳。
  13. 仙人欲吾语:仿佛有仙人想要与我交谈。
  14. 薄暮山葱珑:黄昏时分,山色葱茏。
  15. 海清无蜃气:海面清澈,没有蜃气的虚幻。
  16. 彼固蓬莱宫: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象征理想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只比作水鸟,形象生动。
  • 拟人:仙人似乎想与我交谈,赋予自然以灵性。
  • 对仗:如“白波动南极,苍鬓承东风”展示了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阔自然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索,体现了豪放与洒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万航:象征繁忙与生机,表现出海的广阔。
  2. 白波:代表海浪,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
  3. 苍鬓:象征年龄与经历,蕴含对生命的感悟。
  4. 春濛濛: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表现自然的韵味。
  5. 蓬莱宫:理想的境界,寓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航如凫鹥”比喻什么?

    • A. 船只
    • B. 水鸟
    • C. 水面
    • D. 海浪
  2. 诗人提到“海清无蜃气”意指什么?

    • A. 海面清澈
    • B. 幻境不存在
    • C. 理想的境界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苍鬓承东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年轻
    • B. 沧桑
    • C. 希望
    • D. 快乐

答案

  1. D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与义的《登海山楼》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更强调自然与哲理,后者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观和豪情。两者都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古文观止》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登海山楼》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送蒙斋赴召六首 送蒙斋赴召六首 送蒙斋赴召六首 送蒙斋赴召六首 送蒙斋赴召六首 送蒙斋赴召六首 四明决狱由宁海道中 寿家君克堂先生 偶成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汹的词语有哪些 可圈可点 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钢轨 闹笑话 躬擐甲胄 书生 义形于色 聿字旁的字 录像机 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志存高远 好吃好喝 包含棋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醇温 龍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