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37
鲛绡半臂剪芙蓉。腻水溅花茸。名娃也学天吴舞,荡情澜腥染鱼龙。不用兰舟双桨,桃叶桃根迎逢。柳边沙隙驻游踪。板屋换轻容。斜阳惯送人归去,照衣香鬓影匆匆。山黛一奁妆镜,潮音四壁笙镛。
这首诗描绘了青岛海滨浴场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鲛绡半臂剪芙蓉”,意指女子的衣袖如轻纱般飘逸,仿佛剪裁出美丽的荷花;接着“腻水溅花茸”,描绘了水波荡漾,水花溅起如花般的景象。名娃们在海边嬉戏,像天上仙女般翩翩起舞,情意绵绵,仿佛将海水染成了鱼龙的色彩。无需兰舟双桨,桃叶与桃根相遇,象征着自然的亲密交融。柳树旁的沙滩上留下了游人的足迹。轻盈的板屋换上新装,斜阳西下,习惯性地送走归人,光线照在他们的衣衫与发髻上,影子匆匆而过。远山如黛,似一面妆镜,潮水声似笙镛,四壁回响。
“天吴舞”源于古代神话,天吴是传说中的神仙,象征着自由和优雅。诗中提到的“桃叶桃根”,暗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情景,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袁思亮(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
本诗创作于青岛海滨浴场,正值盛夏,诗人通过描绘海滨的美景以及人们的欢乐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此时,青岛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入松·青岛海滨浴场书所见》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海滨浴场的美丽景象和人们欢快的活动。诗的开头,通过“鲛绡半臂剪芙蓉”生动地勾勒出游女的形象,轻盈的衣袖与荷花相映成趣,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美。接下来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热烈,海水的清凉和欢快的氛围交织在一起。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中“斜阳惯送人归去”一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随着日落,游人归去,留下的只是余晖与回忆。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点滴,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最后的“潮音四壁笙镛”则通过声音的描绘,使得画面更为立体,仿佛能听到潮水的声音与乐器的合奏,进一步渲染了诗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青岛海滨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诗中“鲛绡半臂剪芙蓉”的意思是什么?
“斜阳惯送人归去”中“斜阳”指什么?
诗中提到“潮音四壁笙镛”,这里的“潮音”指的是什么?